| 十五讽诗书。 篇翰靡不通。 弱冠参多士。 飞步游秦宫。 侧覩君子论。 预见古人风。 两说穷舌端。 五车摧笔锋。 羞当白璧贶。 耻受聊城功。 晚节从世务。 乘障远和戎。 解佩袭犀渠。 卷袠奉卢弓。 始愿力不及。 安知今所终。 |
| 柯山讷相丑形模,以相获妍如子都。 每将气色较官簿,初若搏影终探符。 刘公实,升提刑,丘宗卿,加龙图。 就中两说最称验,余耳所逮非人诬。 汎言心事依劝戒,多假名器烦邀呼。 君门九重远万里,求者争道分荣枯。 一身暂寄百骸聚,楦彼朱紫谁头颅。 子其惜术无浪许,恐负西山之饥夫。 |
| 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 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 自笑骑马丑,强从驱驰间。 顾顾磨天路,袅袅镜下颜。 文魄既飞越,宦情唯等闲。 羡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 悠悠去住心,两说何能删。 |
| ...身耻言功,力辞枢密使。 况今百年间,未洗新亭泪。 平凉急寻盟,正恐废大义。 中朝两说分,各植汉赵帜。 诏书趣公归,渴欲断群议。 矫矫鸾凤姿,鼎鼎廓庙器。 持心水镜平,料事蓍蔡智。 天道方好还,上策先自治。 折衷和战间,守乃万全利。 西关碎其有,东垒掇所弃。 证状朝暮殊,守亦岂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