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岩南下走群龙,两小源头合一峰。 问道是中人不识,先生信善择中庸。 |
| 挺挺石可转,恂恂衣不胜。 平生忧国志,长夜读书灯。 大易窥三古,中庸进百能。 惜哉天不憗,无复见川增。 |
| 老去都无宠辱惊,静中时见古今情。 大凡物必有终始,岂有人能脱死生。 日月相催飞似箭,阴阳为寇惨于兵。 此身果欲参天地,且读中庸尽至诚。 |
| 年来世路转蹉跎,正大中庸论愈多。 出本无心归亦好,何须胸次自干戈。 |
| 每愁仲夏多溽暑,更逢今岁少南风。 身无台榭可独处,眼到山川便不同。 直从月令高明处,参透中庸间学功。 虚静若能超物外,炎凉何必介胸中。 |
| 短亭车马地,送子一盘恒。 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 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 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
| 三年不废策儒宗,清问图回自九重。 不特赐书荣进士,圣君政本道中庸。 |
| 潺潺涧中水,不入贪夫耳。 茫茫陌上尘,不沾静者身。 静者贵寡欲,贪夫常患贫。 躁进陷邪佞,洁已废大伦。 况当文明时,草泽罗贤人。 行道尚中庸,蠖屈宜求伸。 |
| 中庸有胡公,千骑乃安丰。 气自论诗合,情因叙旧通。 莫窥鸿鹄志,相望马牛风。 邂逅长安使,丁宁觅置筒。 |
| 须知明哲异全身,错认中庸误杀人。 若使不为群小恶,定应须有善人嗔。 平生岂为干名字,此念犹当质鬼神。 刘氏兴亡虽不补,却扶天地立君臣。 |
| 惊见门前柳又阴,江湖何日可山林。 未能成事空豪气,恐易伤时休苦吟。 鱼信不来流水远,雁声低去暮云深。 而今甚觉春游懒,静看中庸养道心。 |
| 胡公家学本中庸,挺挺云来有祖风。 但得年皆余八十,何妨位不至三公。 方期束帛迎申老,忽举空衣葬葛洪。 江左只今推甲族,庆源衮衮自无穷。 |
| 自从谪向章江上,两饭惟听宝界钟。 尚忆贾生陈痛哭,肯为胡广说中庸。 春风举世知骑鹤,夜雨何人误卧龙。 吾道未嫌拘絷苦,一编炯炯照人胸。 |
| 忆昨薰风会面时,犹龙老子亶冲夷。 忠文晚节三年过,上相生辰十日迟。 内景两篇时点检,中庸一卷晓行持。 朝来泮水鸮音好,目注西山拟寿时。 |
| 胸中耿耿挟孤征,剌口逢人辄论兵。 投笔少年真燕领,著鞭中夜忽鸡声。 功名阴处方成就,节义穷时要讲明。 别有中庸书一卷,勒君西谒范高平。 |
| 摩挲风月堂,应记中庸公。 墙头荔子熟,勿翦比国风。 此翁出岭来,两颊丹砂红。 但云身力健,不言槟榔功。 |
| 藜杖脱朝缨,萧閒物外情。 问梅添旧句,爱石品新铭。 鹤侣归何处,鸡牛梦已成。 中庸余旧业,留付后儒耕。 |
| 万里修门道,谁传桂子来。 好将真积力,为作太平媒。 大易机缄露,中庸气脉回。 须知经济学,元不堕秦灰。 |
| 大学示絜矩,中庸发尚絅。 昔人深工处,愿言日三省。 |
| 欹枕肱曲,匮藏美玉。 造道高深,庭草交绿。 中庸致曲,学记琢玉。 子过仙柯,瞻彼淇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