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怕阴阳恶,还惊日月遒。 终成埋璧去,不作坐禅留。 雨洗一箪净,风翻千橘愁。 门前系船橛,宿鸟漫嘀啾。 |
| 嗟我与公同澹泊,一生一死又凄凉。 经纶传世止於此,老病着身行自当。 挂壁断弦从别调,拂天进驻水渡新。 暮春未有风雩伴,且合遗编住冢傍。 |
| 右垣更直宠新班,便坐通名听别宣。 词训已高长庆代,事权不下永明年。 除官草罢诸番制,执简研馀万岁烟。 曾向兰台陪笔削,喜闻严近擢班迁。 |
| 仙院分宵直,书庭接翼翔。 情忘海夫臭,语借令君香。 壮发犹藏葆,生刍已奠觞。 修文平日事,地下亦为郎。 |
| 直上青霄早,秋翎插健雕。 心源九云梦,笔阵几嫖姚。 视草含英凤,封章落贵貂。 身前藏陵稿,及谒汉皇朝。 |
| 人物中朝第一人,胸蟠万卷笔如神。 调元要倚经纶手,黄屋虚心待旧臣。 |
| 闻道泉人截{左革右登}留,翰林从此去吾州。 村中父老相持泣,但祝今侯似故侯。 |
| 东观何如双树家,丝絇归践故园沙。 静知水镜中人物,香识炉烟上鬓华。 尽有春风飞燕子,岂无诗兴到梅花。 自怜老子归来晚,不得追随八月槎。 |
| 记得相逢否,当时在海东。 别离千里外,倏忽十年中,迹异中尤异,心同齿更同。 终期再清会,文酒乐无穷。 |
| 冥冥何处认飞鸿,天地同云冷不风。 玉蕊瑶林应在望,儿童喜入笑声中。 |
| 疏枝冷蕊欲摇春,照水铺苔不碍尘。 莫遣移寒占窗月,窗中应有可怜人。 |
| 碧海翻词笔,清霜逼谊风。 不应盛名下,未著玉堂中。 剩欲公留此,其如帝望公。 从今摩病眼,看到火城红。 |
| 紫薇花底人,去作泉下梦。 佳城闭青春,风木号永痛。 寒泓孰出之,甘冽可抱甕。 乃知主地神,效此清净供。 汲引入中廚,色味胜乳湩。 老龙来试诗,事有万钧重。 寄声松大夫,并语石翁仲。 俱修护持职,以遗云来用。 |
| 典刑寄老成,师友须渊源。 今代紫薇公,身退道益尊。 言行无表襮,卓然中所存。 云雨自翻覆,谁能动毫分。 洗垢既无垢,尚或求瘢痕。 嗟我与徐子,昔也扫公门。 相期膏吾车辆,从公毕斯文。 |
| 潋滟金波泻碧空,隔霜寒影下征鸿。 夜深一笛昭华引,吹满千岩万壑中。 |
| 群玉圈中作主人,紫薇花底会嘉宾。 风光总属程夫子,好念文昌寂寞春。 |
| 洛阳自为都,二千有余年。 举步图籍中,开目今古间。 西北岌宫殿,东南倾山川。 照人伊洛清,迎门嵩少寒。 水竹最佳处,履道之南偏。 下有幽人室,一径通柴关。 蓬蒿隐其居,藜藿品其飡。 上亲下妻子,厚薄随其缘。 人虽不堪忧,已亦不改安。 阅史悟兴亡,深经得根源。 有客谓予曰,子独不通权。 清朝能用才,圣主正求贤。 道德与仁义,... |
| 君王赐第御灵和,兄弟同时捷隽科。 名占风雷三级遍,恩沾雨露一门多。 衣冠盛事喧金榜,里巷荣归缀玉珂。 他日凤池须接翼,侍中阴德有馀波。 |
| 我船缓而西,君船迅而东。 缓迅各所尚,不意中路逢。 骥马方腾云,野鹤还就笼。 亦言出处异,同是天地中。 我岂不知命,人空嗟其穷。 何当遂逸性,川上作钓翁。 |
| 明月藏尘箧,曾归掌握中。 得时思酷暑,袖手怯西风。 用舍人相似,炎凉心不同。 汗流沾背处,蔽日岂无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