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迹曾传葛稚川,至今丹灶尚依然。 谁云碧海三山岛,别是朱明一洞天。 龙出玉京成往事,鹤来华表是何年,尘埃勿叹空回首,到得仙山亦有缘。 |
穉川初隐地,山邃枕如城。 宝鼎丹何在,云衣骨亦轻。 |
一生书剑遍天涯,两岁秋风喜在家。 烂醉日倾无算酒,高眠时听属私蛙。 园林夕照明丹柿,篱落初寒蔓碧花。 便拟挂冠君会否? 耳根不复耐喧哗。 |
投老深知万事难,骨骸熬暑又煎寒。 暗量已觉穷无敌,退省犹须强自宽。 稚子能吟青玉案,异人初付紫金丹。 先生归去山中好,剩有閒云许细看。 |
楼兰勋业竟悠悠,聊作人间汗漫游。 半谷云霞丹灶熟,一天雷雨剑池秋。 徜徉药市经旬醉,问讯巢仙数夕留。 却过故庐应一叹,岸边犹系采菱舟。 |
局促人间每鲜欢,秋来病骨愈酸寒。 夹衣尚典雁声过,断简未收鸡唱残。 退士鬓毛纷似雪,老臣心事炳如丹。 灯前握臂无交旧,聊唤清尊少自宽。 |
篢子编成细箬新,独穿空翠上嶙峋。 丹砂岩际朝暾日,狗杞云间夜吠人。 络石菖蒲蒙绿发,缠松薜荔长苍鳞。 金貂谒帝我未暇,且作人间千岁身。 |
五十朱弦不与琴,一弦一柱调清音。 南华唤醒庄生梦,西蜀传留望帝心。 鱼跃沧波风袅袅,凤飞丹穴月沉沉。 此情不待铿而作,一揽新声见古今。 |
篝灯读易听更残,微雨萧萧独闭关。 治世岂无谋可献,书生从古命多寒。 数茎须为忧时白,一点心犹报国丹。 未肯轩裳便尘土,此身翻恐误儒冠。 |
世态炎凉觉鼻酸,洞门空掩绿烟寒。 仗三尺剑临风舞,把一张琴对月弹。 斫竹数竿容水过,倚松半日执经看。 山林心绪得闲处,好炼长生不死丹。 |
世眼纷纷丹与黄,广寒宫里亦如常。 目前不作两般见,笔下方腾万丈光。 且莫锱铢深浅色,也休斤两淡浓香。 灵根已入诗人手,不许嫦娥擅此芳。 |
惠连初擬赋秋怀,病束慵缠几未谐。 湿叶随丹明晚堑,破云拖粉露晴崖。 先甘衰落归双髩,已觉清凉入百骸。 试枕离骚校闲品,竹烟杉籁满萧斋。 |
一秋今日是新晴,晚稻悬知有几分。 抱湿庭芜犹靡靡,傍暄溪卉俗欣欣。 颠风料理丹枫树,返照留连白鹭群。 摇落只供骚客恨,故庆怅倚醉醺醺。 |
白石床平偶小留,青芒屦稳复闲游。 微丹点破一林绿,淡墨写成千嶂秋。 竹院频分斋钵饭,苔矶时把钓鱼?。 要知此老神通否,二十年来不识愁。 |
病後精神殊未减,披衣每起待晨鸡。 爱书不厌如平壑,戒酒新严似筑堤。 莫叹茅茨常局促,犹胜簿领苦沈迷。 迎长渐近丹当熟,已觉温温下彻脐。 |
凤箫一去几经年,古木青萝锁洞天。 黠鬼不量曾窃药,真人岂碍作飞仙。 细看丹灶凝烟地,知有清朝应世贤。 欲下苍崖却回首,何时著我弄云泉。 |
桂花香处麝脐破,枫叶丹时锦帐开。 天遣年华随水去,山将野色入帘来。 镊残白发愁无迹,割尽黄云酒有材。 不岁小园佳景致,乘闲与客共徘徊。 |
已觉香皮腥染乾,渐忧熟颗鸟衔残。 高攀上帝经云朵,笑撮仙人白玉丹。 |
沉水烟销宝鸭香,山窝人在水云乡。 鱼非惠子同鱼乐,蝶化庄周并蝶忘。 心了固知身是寄,物齐宁与道相妨。 清明即是神仙界,不用丹炉炼玉霜。 |
筮遇风山第六爻,翛然尽谢俗间交。 谋生旧买云三顷,托宿新分鹤半巢。 露下丹芽生药垄,月明金粉落松梢。 眉间喜动君知否? 借得丹经手自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