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貌三十年,接折纸绢里。 槃礴谢班寅,微风走秋水。 |
| 以公姓之麟定,执登坛这牛耳。 即信厚以为俊奇,盖一家之自为体。 以道对时,居夷何愧。 此鉴堂之所以处己,而予察之于此。 |
| 公为中司,排击元佑故臣,而犹拳拳于伊洛之门人。 岂奏疏陈事或为世资而诎,而作诗怀友固不害于私情之伸耶。 於虖,是私情也,而实出于公言。 此吾之所以重叹,而列之于斯文也。 |
| 祖祖家传,心心印全。 混沌未受凿,威音不得专。 蕉雷文象齿之所以,桂月晕犀角之能然。 水自竹来兮绿非假借,风从华过兮香有因缘。 |
|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 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 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 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情之壮丽矣。 所以不列于五岳、阙载于常典者,岂不以所立冥奥,其路幽迥。 或倒景于重溟,或匿峰于千岭。 始经魑魅之涂,卒践无人之境。 举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堙祀,故事绝于常篇,名标... |
| ...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仇。 壹心而不豫兮,羌无可保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 |
| 雪山西来接海白,天之所以限南北。 谁人胸里着舆图,挥斥荆吴入绡墨。 浓浓淡淡两岸山,烟波弥茫江面宽。 水空漠漠鸟飞绝,渐看渐远天漫漫。 客舟泝流先后去,风帆饱腹如飞舞。 有时小艇绝波来,不知何处横江渡。 钟山隐隐开金陵,雨花台前留玉京。 汀洲劣处小孤出,垂杨绿引当阳城。 蕲黄紫翠照卷雪,武昌楼台半明灭。 周郎赤壁杳难凭,洞庭... |
| ...验其平生之工夫也。 字与跋皆不同,盖所临虽出一手,而其所得之时日则殊也。 供军帖字之所以寡,出于率意之真,而此二帖则皆临而非摹也。 京口海岳,芾所居也。 两临本之并传,尚可以见其人之绪余也。 |
| 荒园乏佳果,枣树八九株。 纂纂争结实,大率如琲珠。 此种味甘脆,南方之所无。 日炙色渐赤,儿童已窥觎。 剥击盈数斗,邻舍或求须。 早知实可食,何须种柽榆。 此木颇耐旱,地宜土不濡。 所以齐鲁间,斩伐充薪刍。 近复得异种,挛拳类人痀。 曲木未可恶,惟天付形躯。 良材却矫揉,不见笏与弧。 |
| ...甘石氏之为学,仰测璇象若尺之有寸寸之有分。 但能以常数而窥陈迹,不能外躔郭而探造化之所以神。 我欲与君陵太虚而步碧落,稽首再拜谒帝庭。 仰瞻天辰上曜之正色,次阅苍龙赤鸟兔龟形。 愿求天光洒我昏质,使我自心圜明 |
| ...人子之孝,嗣续为重。 鸣呼,商陵穆子之悲,卫庄姜伤已之叹,匪歌诗莫能宣其志,此乐府之所以作也。 庶几言之者无人物旧温郎。 心事珠帘月床。 笑里玉台重藉手,谁量。 折得杨枝恼孟光。 得鲤岂思鲂。 老境其如伯道伤。 但愿维*应汝梦,称觞。 趁取春风慰 |
| ...。 区区妇人一时习俗所好尚,安能贻祸于家邦? 尚忆辛未南巡吴郡县,妇女装饰原似寻常之所见。 及至丁丑复省方,吴女人人眉际乌绫作瓜瓣。 马上一过觉可憎,然而礼不下庶人,亦弗诃禁令改换。 久将自厌必更易,似 |
| ...亿,所至岂必皆平地。 军必有井井未达,将渴不敢闻众耳。 阴阳者流,以水照星。 星之所聚,泉所委行。 行浚凿三日,遇泉井成矣。 乃今三井如鼎趾,岂特当年负瓶操绠,仆仆往还之人为慰喜。 吾欲后之人,知井所以起,敬守前功无委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