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人新制葛衣成,二寸藤冠觉发轻。 净扫中庭延月色,缓拖拄杖听蝉声。 微凉便欲疏纨扇,小醉何妨倒玉罂。 八尺风漪真美睡,故应高枕到窗明。 |
| 扰扰红巾起草间,旧游何地不凋残。 归囊薄有桃花米,行路如经竹节滩。 战马东来横杀气,扁舟北去解忧端。 曲肱便结须臾梦,柳暗黟川把钓竿。 |
| 云影低涵柏子池,秋声轻度万年枝。 要知玉宇凉多少,正是观书乙夜时。 |
| 经史旧家风,薰陶磊块胸。 书堪干乙夜,学未辍三冬。 豹略得无用,虎头能不封。 汉勋留我颂,相许细形容。 |
| 炽炭雪窗尘简编,慵偎毳被藉粗毡。 卯晨呵笔冰胶研,乙夜横琴冻折弦。 郁郁烹鲜具羹戛,浮浮炊餗忍馋涎。 鬻薪清爨庖丁粗,鼎俎逾时不解羶。 |
|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 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 |
|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 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若念垂瞳欲相见,未访西上一浮杯。 |
| 梨园部里奏云和,衰惰烦公发药多。 有啭春莺觞客酒,无如龙马暴民禾。 盍陪天下传柑宴,且听民间秀麦歌。 归对蓬窗灯一点,却疑太乙夜相过。 |
| 相逢倾盖几何时,世俗於君亦诡随。 但觉文名惊朽钝,径令诗腹化神奇。 别来已赋三秋句,久欲尊为一字师。 洗耳正须过习簿,强於太乙夜烧藜。 |
| 奏牍曾蒙乙夜观,擅场文价在金銮。 貂裘岁久京尘暗,鹢路风高旅翮残。 取酒黄金都已尽,食鱼长铗更须弹。 时清水国无书檄,谁见挥毫一据鞍。 |
| 密疏封来乙夜看,延英召对议安边。 荣颁紫绶同三品,旧赐朱衣未一年。 白兽捧樽斟御酒,金鱼垂鬣惹炉烟。 从今便有公卿望,休梦天台瀑布泉。 |
| 册府藏书在紫微,退朝稽古助论思。 中天召宴衢樽满,乙夜观文列象垂。 綵鳯翩翻巢绮阁,灵龟夭矫冠金碑。 大风发唱群臣和,元首康哉庶绩熙。 |
| 晨游开母祠,暮抵紫虚谷。 千峰挂夕阳,犹指中寺宿。 山空无人声,暝色满草木。 乱石碍饥马,荒榛走惊鹿。 深林怪禽号,绝壑山鬼哭。 照涂藉流萤,呻吟愧僮仆。 乙夜扣禅扉,孤灯耿幽绿。 犹疑梦寐中,对榻眠空屋。 |
| 诗酒论交几岁寒,更无我辈瓮虀酸。 剧谈公每掀髯笑,伟干人皆仰面看。 纵使未前乙夜席,何妨暂作甲科官。 祖风雅肖香山白,白玉堂登未是难。 |
| 兰省方雠乙夜书,襄阳迎侍暂脂车。 挥毫偶未归纶阁,衣锦何妨奉板舆。 岘首碑前留马足,鹿门山下宿僧居。 汉臯游女曾相识,应解鸣璫换佩鱼。 |
| 三十军城百万家,侍臣分命走轺车。 长春殿里承丹诏,乙夜书边别翠华。 驻马只教看垅麦,忧民无暇醉溪花。 归朝旧友如相问,为道山中学种畲。 |
| 成都九经石,岁久麝煤寒。 字画参工拙,文章可鉴观。 危邦犹劝讲,相国校雕刊。 群盗烟尘後,诸生竹帛残。 王春尊孔氏,乙夜诏甘盘。 愿比求诸野,成书上学官。 |
| 步弱扛丰分疾颠,不将臭腐易芳鲜。 眼前富贵蚁奔垤,膜外功名鸥避船。 忠愤无因尘乙夜,隐忧深觉负丁年。 一窗风雨看书卷,三度京梅雪可怜。 |
| ...臾风雨洗天来,兜罗绵云塞天地。 虚空现出大圆光,五色晕中瞻大士。 日暮云收山寂然,乙夜灯分百千计。 别有草庵三四僧,花木满轩颓清致。 有时云起自雷岩,两道金光出岩际 |
| ...是花,玉手抟来半成水。 奕奕纷纷何所如,顿忆杨园二月初。 羞同班女高秋扇,欲照明王乙夜书。 姑射山中符圣寿,芙蓉阙下降神车。 愿随睿泽流无限,长报丰年贵有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