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朔甫再宿,月见西南隅,纤纤一银勾,挂空疑有无。 我行青枫岸,远水浮双凫。 新寒入短衣,感此风霜初。 颇欲呼小艇,东村行芋区。 衣薄且言归,烟火望吾庐。 |
徐行后长味深长,此道谁能笃不忘。 我欲讲行乡饮酒,大明上齿习斯堂。 |
遇酒幸一醉,遇饭幸一饱。 或遇空无时,岂复有他巧? 乡邻哀其穷,叩户馈麋?。 欣然出舍傍,菘韭青落爪。 饥羸曾未起,吟讽已稍稍。 袖手北窗前,枯肠困搜搅。 |
暑退财几时,忽已迫霜露。 西风一何厉,落叶纷满路。 老翁衰可笑,日夜念墐户。 衣裘先关怀,膏火亦当具。 酒尤不可缓,倾听糟床注。 供盘柿栗耳,何敢议雉兔! |
秋高天薄寒,夹衣已出笥。 团团素纨扇,时至自当弃。 明年机中练,与我亦何异? 宫妾感物悲,此岂丈夫事? 吾曹一出门,所遇皆有义。 夷齐死千年,高风邈难嗣。 |
身如行脚僧,放包即为家。 家如道边店,萧然寄天涯。 居室如小舟,风扉橹讴哑。 坐傍陈琴书,庭下栽杂花。 检陋虽可笑,在我则已奢。 何以善吾生? 念念思无邪。 |
穆然而啸,毗尼藏也。 熙然而温,同尘相也。 默然而说,法中龙象也。 知文知武,染衣将相也。 渊然而深,饱儒术也。 悠然而思,入诗律也。 钵囊如空,不受实也。 室中生光,无长物也。 十有七年,为法城堑也。 五十八夏,圭璋无玷也。 斩然而秀,出火宅也。 漻然而化,薪火息也。 子孙绳绳,奉承丹青。 眸子睟明,吾观其役物之智。 袖... |
竟失鹓雏种,难求扁鹊医。 两行樗叟泪,一本杏殇书。 抱去常回顾,呼来尚挽髭。 案头庄列子,哀至掩还披。 |
初日融霜泮水清,鹄袍翔集宿中庭。 先生有道如阳月,太白占祥聚德星。 安定重来阐湖学,渠水端坐讲西铭。 自怜一唯无传久,避席何时觌黄刑。 |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卢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 |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 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 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 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 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
风潮初见土人云,始愧鲰生泥昔言。 却以所经疑柱史,著书应只为中原。 |
道学从来不则声。 行也东铭。 坐也西铭。 爷娘死后更伶仃。 也不看经。 也不斋僧。 却言渊子太狂生。 行也轻轻。 坐也轻轻。 他年青史总无名。 你也能亨。 我也能亨。 |
后世新奇方竞出,难持古语对时云。 欲将老氏飘风语,刊剟还同火浣文。 |
风不终朝闻老氏,撼山今既一期余。 得非造化夸能事,要使人无尽信书。 |
百五佳辰匹似无,合教追节却离居。 万家寒食初归鷰,一老春衫政寒驴。 耄柳已僧何再发,孺槐方爪可犀蔬。 儿书早问归程日,不用嗔渠只笑渠。 |
雨余西子湿香腮,那得心清滞酒杯。 浪逐画舡分社饭,也教人道赏春来。 |
初戏涂鸦壁,今升奠雁堂。 真堪当寝醮。 已共乃翁长。 岁月良易得,诗昼宜自强。 他时再相见,儿女即成行。 |
相逢十年旧,暂喜一◇同。 昔日青衫令,今为白发翁。 俟时君子守,求士有司公。 况子之才美,焉能久困穷。 |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 况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 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 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 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 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 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弹。 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 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 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 空馀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