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枌榆接影一牛鸣,淑德相传到后生。 三世只身长婉娩,两儿双泪遽纵横。 蘋蘩春涧情何切,机杼秋堂眼明。 细读古今贤妇传,谁家騃女亦书名。 |
| 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萼绿华。 仙容矫矫兮杂瑶珮,轻衣重重兮蒙绛纱。 云雨愁思兮望淮海,鼓吹萧条兮驾龙车。 世淫浊兮不可降,胡不来兮玉斧家。 |
| 洁白又方正,似君心坦平。 空随文价贵,未免刺毛生。 客被侵霜薄,山窗映雪明。 前春悬作榜,应见淡书名。 |
| 孤剑色磨青,深谋秘鬼灵。 离山春值雪,忧国夜观星。 奏凯边人悦,翻营战地腥。 期君归幕下,何石可书名。 |
| 畏日炎炎,梵香一炷薰亭院。 鼻根充满。 好利心殊浅。 贝叶书名,名义谁能辨。 西风远。 胜鬟不见。 喜见琼花面。 |
| 谢守青山宅,山孤宅亦平。 池塘无复见,春草野中生。 常日登楼望,今朝送客行。 殷勤拂石壁,为我一书名。 |
| 盛时众吹嘘,谪去众毁辱。 不为公存亡,幽兰春自绿。 欲书名相传,安得南山竹。 |
| 云起山苍苍,林居萝薜荒。 幽人老深境,素发与青裳。 雨涤莓苔绿,风摇松桂香。 洞泉分溜浅,岩笋出丛长。 败屦安松砌,馀棋在石床。 书名一为别,还路已堪伤。 |
| 结字小而密,气放以逸。 措意婉而妍,神闭以全。 公固不以书名,盖无一而非天。 然则汪洋澹泊,一倡三叹,考之东坡先生之言,盖不特公之文为然也。 |
| 数年分散秦吴隔,暂泊官船浦柳中。 新草军书名更重,久辞山径业应空。 渡头潮落将行客,天际风高未宿鸿。 此日相逢魂合断,赖君身事渐飞冲。 |
| 书名之讹,创自韦陟。 季袭其风,始见书尺。 狙冠豺绶,乃唐之贼。 相不加诛,而反畏惕,礼度尽坏,王纲倒植。 存此谓何,览者太息。 |
| 未能筑室隐墙东,偶尔书名宦牒中。 罗雀门空无俗物,骑鲸客至有仙风。 刀头虽折故乡远,锥末不营生理穷。 意欲挽君来酒国,接{上四下离}倒著任山翁。 |
| 潮满桐江上,秋风洗印时。 字民知最近,占位莫嫌卑。 纸尾书名大,松边得句迟。 定怀东阔老,无复寄来诗。 |
| 明釭通夜语,累块写胸中。 水癖推刘令,书名浼鲁公。 忌猜悲廪鼠,逐热贱云鸿。 不乏佳山水,东南著两翁。 |
| 疏梅点白,漏泄先春信。 律欲变黄锺,但两日、一阳月尽。 龙头望族,挺挺振家声,窗下业,月中枝,雁塔书名姓。 琴堂拟步,早发梅仙轫。 台阁待风生,想咫尺、天颜已近。 壮行未老,便作黑头公,还未定,祝千春,看子孙昌盛。 |
| 北海书名亢其宗,虽摹犹足传奇踪。 已鸣诸签调欧镛,更拔永戟摧羲锋。 平生鉴赏襄阳公,二宝相避如燕鸿。 青毡阅世傥可逢,定见重合延平龙。 |
| 杨李书名五季间,江南劲笔俭而寒。 临摹更陋唐人笔,不脱兰亭旧界阑。 |
| 书名之行,始地陈夷。 归而范模,则有余师。 中兴几人,存此绝技。 太平之风,尚想渐被。 |
| 爵台今已倾,飘瓦出芜城。 还人缣缃用,尤资笔墨精。 相君怜古物,白史擅书名。 聊用飞军檄,何愁楯鼻平。 |
| 书摹于唐,故不当印以贞观。 然而涸笔天成,书名云烂,殆不止于真之乱。 彼无别者,徒欲侈其真而汩以赝。 石汰玉出,泾分渭判,尚考予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