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日明西野,绿荫连松篁。 清风徘徊至,满座纳虚凉。 门窗见凫峄,苍翠飘岚光。 时闻读书声,伊吾禾黍场。 东邻有坛杏,雨过生微香。 |
一灯清坐欲三更,月到疎棂胧忪明。 除了当栏松上鹊,无人听得读书声。 |
平生爱客如爱书,力虽不逮意有余。 门前车马久扫迹,老病又与黄卷疏。 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 今年入秋风雨频,灯火得凉初可近。 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 旧业虽衰犹不坠,夜窗父子读书声。 |
山斋尽日激清湍,未许人间俗客看。 捣药暇时来舞鹤,诵书声里答鸣鸾。 千年正统源流远,三圣遗书简牍残。 顾我何年陪讲席,未应剑水旧盟寒。 |
流泉自清写,触石短长鸣。 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 |
向来洛下老书生,今见诸孙更老成。 不复秀才趋试院,已题文学上铭旌。 泛观今古人亡恨,只有英雄命莫争。 来吊乍闻妻子哭,依然认作读书声。 |
梦回闻汝读书声,如听箫韶奏九成。 且要沉酣向文史,未须辛苦慕功名。 人人本性初何欠,字字微言要力行。 老病自怜难预此,夜窗常负短灯檠。 |
松下欹眠客不来,乘凉起坐一衔杯。 书声聒耳杂松籁,白昼满天风雨猜。 |
锡名有旨感皇明,百载荒基一日营。 白鹿虽无归洞迹,青衿犹有读书声。 尘中讲贯似难入,静里工夫终易成。 孕出庐山真秀气,宁复渭钓与莘耕。 |
五更揽辔山路长,老夫诵书声琅琅。 古人已死心则在,度越秦汉窥虞唐。 三更投枕窗月白,老夫哦诗声啧啧。 渊源雅颂吾岂敢,屈宋藩篱或能测。 一代文章谁汝数? 老不能闲真自苦。 君王虽赏于蒍于,无奈宫中须羯鼓! |
路逢谁家子? 背手牵黄犊。 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 辄耕且吟诵,息阴坐乔木。 南山豆苗肥,东皋雨新足。 凉气满郊墟,书声出茅屋。 古来贤达人,起身自耕牧。 买臣负薪歌,倪宽带经读。 寄语少年徒,行当踵前躅。 |
雪压茅茨半欲倾,夜阑犹听读书声。 苍苔翠行迷遗址,尚想寒窗对短檠。 |
一疾那知死,三朝竟不醒。 遗羹真惨怆,分肉尚精明。 玉树衣难彩,壁岩毡枉青。 英魂千古在,稚子读书声。 |
出郭不知远,沿林新笋成。 柳桥尘乍染,枳径雪初明。 客到山云起,鱼跳春水生。 岩扉对轩敞,遥识读书声。 ¤ |
城楼成鼓尽三更,灯射斋窗一黍明。 窗下有人动不寐,隔墙独听读书声。 |
灵絺华阳并,松杉远世氛。 药多前代草,香是隔山云。 花气惟春识,书声只鹤闻。 传经君独往,弟子候河汾。 |
世皆尚圆君独方,富贵可取君不忙。 闭门读书声琅琅,旧书重叠堆在床。 点勘同异分边旁,运精竭思心力强。 十年足不离僧房,荒山野路秋水长。 客虽欲至嫌路妨,幽兰无人为君芳。 采菊落英充餱粮,客即不来有余香。 |
垂老仍多病,浓霜得快晴。 犹能挼菊醉,但负探梅行。 篝火烘裘暖,油窗泼眼明。 小儿殊可喜,和我读书声。 |
习读在前生,僧谈足可明。 还家虽解喜,登第未知荣。 时果曾沾赐,春闱不挂情。 灯前犹恶睡,寤语读书声。 |
山环水绕居之安,图画森列宜晚看。 翠幕低垂爽气肃,银灯高照书声寒。 世情颇觉眼界窄,酒量不博诗肠宽。 湖海平生今白发,掀髯一笑倚朱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