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李四平在凤翔,尝以直道致主。 慕魏郑公,虽叔度之进言,犹毅然而不从。 谓幸备于将相,讵爱身而苟容。 猗欤先王,亦师文忠。 凡引笔而行墨,皆刻志而比踪。 今观碑刻之在天下,虽小大真行之异工,视此帖之所传,盖不约而皆同。 然则有犯无隐,挺焉直躬。 唾当道豺狼,婴九渊之神龙。 盖当心摹手追之时,已有之死不雇之遗风矣。 |
| 厚德如祁公,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
| 论书自晋始,盖因其风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羽尚之笃而溺之于专。 维唐设科,身判书言。 作成自初,欧褚争先,薛靓张颠,颜真迎便。 中世而后,虽经生楷隶,犹得以扬镳而鸣鞭。 五季日卑,吾宋兴焉。 士以德进,舍艺之偏。 既窒其进取之涂,故世之以书名家者,皆不杂以人而纯乎天。 更八叶之豫丰,乃设学而详延。 有芾者出,集... |
| 居官难得是全名,于守年多政转清。 身为素王扶坠户,手提赤子出饥坑。 使来公馆文书简,吏退私斋几砚横。 似此雍容好风度,天边看著绣衣行。 |
| 直合时偷暇,幽怀坐独哦。 绿苔人迹少,黄叶雨声多。 云结愁阴重,风传禁漏过。 瑶图新嗣圣,玉寒久包戈。 相府文书简,丰年气候和。 还将凤池句,聊杂野人歌。 |
| 虎符分镇浙江东,舣棹都门使旆雄。 双桨徘徊枌社日,高牙摇曳剡溪风。 蓬莱阁宴公书简,贺监湖浮狱榜空。 行听越民歌德政,及还青琐见旌忠。 |
| 客中谁者伴闲身,只有苍槐与翠筠。 回首昔游惊梦断,故人重见倍情亲。 簿书简省官居好,月露清圆句语新。 千里相思匪天意,聚头一笑此何因。 |
| 向来从后车,雍容镇藩垣。 政成簿书简,终日待清樽。 今兹备言职,不得登朱门。 违离讵几时,风色变寒温。 忽聆吉甫什,穆如承话言。 安得六翮生,随意远飞翻。 垂耳倦新羁,蹀足思华轩。 谅无伯乐顾,疲劳安敢论。 |
| 贞观盛德后,余庆未渠央。 旧闻闽海家,欲纵燕山芳。 教子嗣先训,开轩翼中堂。 地偏市朝远,几净书简香。 先生陈太丘,饭糜百忧忘。 弟子俱羯胡,不闻触屏僵。 一变豪侠窟,遂成争鲁乡。 下车里门外,他年看诸郎。 坐上纡素变,诜诜立冠裳。 我诗自可弦,请以侑壶觞。 |
| 坐合何时得少休,羡君乘兴喜寻幽。 每逢幕府文书简,便作湖山佛寺游。 岩畔挥毫传丽句,林间炊黍饫香羞。 会须偷拨间忙日,更上高轩看碧流。 |
| 游子名家后,天资更敏强。 壮怀右自许,远业定难量。 幕府文书简,韦编趣味长。 怅然成阔别,音寄莫相忘。 |
|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 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 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後人凄断。 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 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 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 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