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上即青山,柴扉镇日嵌。 烟霞三径足,天地一身闲。 归去词堪和,间居赋右删。 箪瓢差自乐,高视眇尘环。 |
| 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 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 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 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 |
| 居近华林对白云,义风深可羡人伦。 儿孙尽得诗书力,门巷偏多车马尘。 楼上落霞粘笔砚,池边怪石间松筠。 乡闾岂独民迁善,阶砌无关鸟亦驯。 朱实垂庭红橘熟,清香袭坐药畦春。 他年好卜为邻住,悔葺吾庐洛水滨。 |
|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便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
| 曾是先贤讲学地,依然万木蔽深幽。 山根道路随流转,岭上烟云共翠浮。 白鹿身存仍有恨,红羊劫尽应无愁。 盘桓兴发催归去,留待京华续梦游。 |
| 玉梅苍竹拥冰壶,中有扬雄宅一区。 地占清虚开境界,人从确实作工夫。 穷经得趣床横易,体道存心壁画图。 格物致知功用在,的传愿继考亭朱。 |
| 暮春浴罢振春衣,正是流觞修禊时。 世事藏机应落落,人情忘我总熙熙。 醉能辞醉原非醉,诗到无诗乃是诗。 伟矣兰亭众君子,不将文字看藩篱。 |
| 解后沧江半日閒,一川风物闯柴关。 正从逝处识流水,更向静时观远山。 有咏皆春谁与点,无时不学子睎颜。 相逢一笑忘言处,月堕波心不记还。 |
| 水阁三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闾。 力田岁取千箱稻,好事家藏万卷书。 旋对杯盘烧野笋,别开池沼养溪鱼。 吾生未有林泉计,空愧妨贤卧直庐。 |
| 自到湘南不见花,传闻金谷旧人家。 手培数本珍如玉,买得红尖一寸芽。 |
| 白沙波底石苔青,水草摇摇自在生。 红日半竿人世闹,倚阑亭上晓风轻。 |
| 青松未结茯苓英,杞菊春风亦已生。 药物岂能增大数,栽培扶我暮龄行。 |
| 万古湖山一望央,紫阳道脉壮宫墙。 佳朋鳞集互联榻,多士云从相共堂。 地有金罍非福瑞,天将玉汝任纲常。 要知学问无他术,只在工夫不怠荒。 |
|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 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
| 武陵春色片云红,红绽功归暖日烘。 青帝也应长作主,莫教随水又随风。 |
| 妙手挥斤合杳冥,交加生气便相停。 栽培自剔根芽蠹,要见山川旧典刑。 |
| 昔人读书处,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余韵,绝学何能忘。 |
| 千载斯文冷,先生以道鸣。 山川师友趣,日月弟兄情。 门静一松在,源深双浦横。 儿童游里巷,犹喜说周程。 |
| 尘昏京洛走胡雏,高卧东山旧草庐。 莫向老妻夸不免,诸陵回首正关渠。 |
| 荼醾袅袅弄柔条,亦自经冬解不凋。 更有异香含素蕊,小槽能使客魂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