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二府,掖垣一相,谁似硕人兄弟。 骖鸾来伴紫阳仙,要同享、橘中千岁。 银灯初试,花城不夜,铁马响冰春碎。 来年璧月淡罘罳,看犹有、传柑归遗。 |
| 年年常过平津馆,解组归来苦未羸。 晓日初临金阙动,春风正与玉杯期。 三公就第谁同寿,丞相传经自有儿。 感旧不辞今日醉,江湖思去已多时。 |
| 殿后花枝白间红,楼前当道绿杨风。 横飞彩槛波光外,倒写朱阑水影中。 |
| 春留融冶日添长,万品无涯入醉乡。 谁道人间泛仙境,水心楼殿半斜阳。 |
| 曲榭回廊手伎喧,彩楼朱舫鼓声繁。 游人已著浓春去,不待歌长舞袖翻。 |
| 咽云箫鼓传声沸,临水楼台倒影多。 吟绕曲栏无限思,绪风迟日满烟波。 |
| 三月杨花飞似雪,内园桂树绿成阴。 何妨写尽凭高意,十步虹桥彻水心。 |
| 东华正踏软红尘,却趁西湖祓禊辰。 历似明天时令正,春逢闰岁物华新。 流连花柳输豪侠,判断湖山愧隐沦。 尚拟鸣銮一游豫,还陪英衮奉严宸。 |
| 退食勤稽古,当朝动引经。 人心喜偏侧,国脉要匀亭。 二府早闻政,三孤晚告灵。 羔裘惜光彩,不肯到头厅。 |
| 耆旧凋零久,惟公作世程。 险夷全一节,终始保荣名。 二府勋庸著,三州政绩成。 十连方倚重,何遽掩佳城。 |
| 虎节归兵日,麟符命使年。 帝将还二府,人已哭三川。 清议谁违者,高风自凛然。 佳城空万古,一圹掩寒烟。 |
| 接物襟怀旷,推贤品藻精。 谋猷存二府,台阁遍诸生。 帝念宫臣旧,恩隆衮服荣。 春风绿野迥,千两送铭旌。 |
| 玉牒书成已六年,东游曾记此周旋。 千龄令庆亨嘉会,二府新分造化权。 咫尺云天依日月,斯须霖雨浃山川。 应怜汩没尘埃者,白发青衫走道边。 |
| 两朝典策成挥笔,二府勋庸在运筹。 历践枯荣皆德举,重陪閒燕是恩留。 康宁必有神明劳,萧酒真无世俗忧。 早晚安车赐高退,碧嵩清颍从公游。 |
| 画帘黄幄幕前扉,侠陛浑如后殿仪。 只自起居更履后,却陪二府立多时。 |
| 虽云钩二府,终未到头听。 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谗能离主眷,史果有天刑。 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 |
| 坐拥双旌甫浚郊,总戎曾未属鞭櫜。 千金寡妙方移疾,二府交修取惮劳。 处世机牙都不竸,攝生權柄急须操。 他时病起君恩报,始信林泉属我曹。 |
| 得贤方慕北山莱,赤白中天二府开。 功谢萧规惭汉第,恩从隗始诧燕台。 曾留上主经过迹,更费高人赋咏才。 自古落成须善颂,扫除东阁望公来。 |
| 宋元宪公王沂公,妙龄擢第魁南宫。 清华历遍升谏省,雍容二府亮天工。 却敛经纶来望郡,一镇天雄一镇郓。 政声洋溢彻宸聪,丹诏紫泥催入觐。 庙堂端委秉钧衡,致君尧舜风俗醇。 至今景佑皇佑治,振荡人耳如雷霆。 巍巍勋绩谁能继,三叹真贤生不世。 岂知今日元枢公,矫翼天衢更凌厉。 礼闱得隽冠群英,旋登言路撄龙鳞。 运筹帷幄参有密,翻私... |
| 存斋尚书曾大父,勇退不肯登二府。 脱靴亭记斥巨阉,风节文章照千古。 雌甲偶同君乃祖,早衣绣衣持汉斧。 饮苕溪水二十年,杜门不出守环堵。 老眼青此名家孙,妙龄谨属寡语言。 试文合应进士格,貤泽宜沾任子恩。 时异数奇以艺隐,粉墨丹青穷讨论。 建章宫可一尺纸,刻画万户雕千门。 东坡先生万卷腹,颜筋柳骨寓枯木。 我尝窃评文与可,所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