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弃斥非高隐,林居值晚秋。 风云日惨变,感彼岁月遒。 秀蔓依檐槁,陈叶当窗投。 晚花弄余秀,畦菜枝新柔。 闲居妙观物,贫贱吾何忧。 寂念师竺瞿,齐物信蒙周。 |
| 南第诸兄早相见,别时托子以无倦。 百岁论交见子心,一朝取别宁吾愿。 妙岁远游真所难,肯为得官近长安。 圣作诗书端有意,犹须用心科举外。 |
| 城西两谢俱能文,穰丞精悍吾所闻。 每读吾诗得人意,使不能文已可人。 我昔谢公门下士,早年妄作功名意。 如今老寄颍河东,九泉虽深愧此公。 |
| 昨夜霜风入裌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二谢无人继,直恐君诗胜义熙。 (二谢従宋武帝九日燕戏马台。 ) |
| 天上丹成鹤上飞,溪边留得钩渔矶。 千年二谢风流尽,谁复行吟送落晖。 |
| 二谢将能事,重阳只故台。 固须冲节去,便恐带秋回。 敏捷才无尽,铺张意有开。 犹须记衰疾,书与雁同来。 |
| 骥騄同群鸿雁行,登临端为作重阳。 南台二谢风流绝,准拟归来古锦囊。 |
| 骑台九日登临处,只有归人醉扶路。 千年二谢孰可代,我每苦留君只去。 花粗且为前人惜,曲误不解丞卿怒。 只消著帽受西风,不待风流到新句。 |
| 一别逋翁久不逢,亦知诸葛卧龙中。 几年三致千金富,今日重追二谢风。 形槁已能同散木,鬓霜从听著寒蓬。 飞光入酒旧时月,来炤狂歌犹未穷。 |
| 登高能赋属吾侪,不用传杯击鉢催。 九日风光堪落帽,中年怀抱更登台。 江山信美因人胜,萸菊逢辰满意开。 二谢风流今复见,千年留句待公来。 |
| 灵运永嘉日,玄晖宣城时。 池草既清唱,窗岫亦妍辞。 郡胜山水媚,心赏良足怡。 庙廊有颜沈,味合深己知。 桐濑较二,川岭信复奇。 拙陋方二谢,岂不粗能诗。 兵革值迁变,衣冠逢乱离。 已矣莫我识,怅焉归棹迟。 |
| 戏马台前秋雁飞。 管弦歌舞更旌旗。 要知黄菊清高处,不入当年二谢诗。 倾白酒,绕东篱。 只於陶令有心期。 明朝重九浑潇洒,莫使尊前欠一枝。 |
| 招提隐松桂,远在城一隅。 我来岁云暮,天寒气象殊。 寓目得佳趣,百念如涤除。 及此斋时钟,箪瓢慰吾臞。 丈室曦未来,香篆沈熏炉。 聊施济胜具,未暇学跏趺。 缓步大明寺,山光佳有余。 郊原自春色,物意如相娱。 习公四海士,豪气编虎须。 邂逅偶倾盖,清游邀我俱。 相从得二谢,笑语寄歌呼。 |
| 山色初明小雨开,可容无地拓襟怀。 荒寒试与登临去,奇崛能随感慨来。 何限诗愁关世故,终凭烂醉了生涯。 风流二谢犹堪恨,俯首刘郎戏马台。 |
| 自从就食寄他州,不到乡关近十秋。 文采谁能如象齿,交游今乃见龙头。 携诗过我情何厚,落笔惊人语不休。 雪月赋成凌二谢,高怀肯述畔牢愁。 |
| 别时落落问山风,见日清霜鸣哑钟。 二谢有诗皆可诵,七言兼与见传宗。 举幡故异司隶救,右袒徒闻吕氏从。 君独凄凉能过我,逢迎敢作谬为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