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西斋秋感二十首》

灵运永嘉日,玄晖宣城时。
池草既清唱,窗岫亦妍辞。
郡胜山水媚,心赏良足怡。
庙廊有颜沈,味合深己知。
桐濑较二,川岭信复奇。
拙陋方二谢,岂不粗能诗。
兵革值迁变,衣冠逢乱离。
已矣莫我识,怅焉归棹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歌充满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灵运永嘉日,玄晖宣城时”提到了两位古代的诗人谢灵运谢玄晖,他们在永嘉和宣城的时代,以其优美的山水诗歌闻名。这引领了整首诗的主题,对山水自然的赞美,以及对诗人的敬仰。 接着,“池草既清唱,窗岫亦妍辞”描绘了自然景色之美,草木葱翠,山峦秀美,通过诗人的笔触,这些自然景色仿佛有了生命力,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郡胜山水媚,心赏良足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山水之美,让人心旷神怡,足以让人陶醉其中。 “庙廊有颜沈,味合深己知”一句,诗人提到了历史人物颜回和沈约,他们都是有德行之士,诗人与他们心灵相通,深感其精神内涵。 “桐濑较二□,川岭信复奇”一句,诗人再次赞美自然景色之美,桐濑与川岭相比,别有一番奇特之美。 “拙陋方二谢,岂不粗能诗”一句,诗人自谦自己的诗歌才华不如二谢(谢灵运和谢玄晖),但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兵革值迁变,衣冠逢乱离。已矣莫我识,怅焉归棹迟。”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代的感慨,诗人感到无人理解自己,只能怅然归去。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时代的感慨。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才华和情怀。
创作背景
《西斋秋感二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背景: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士人阶层活跃的时代。然而,这个时代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方回作为一位文人,对社会的变化和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感受,这些感受很可能反映在他的诗歌中。 2. 个人经历:方回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也可能对《西斋秋感二十首》的创作产生影响。他的个人遭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以及他的情感变化都可能体现在他的诗歌中。 综上所述,《西斋秋感二十首》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社会背景、方回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等因素密切相关。要深入了解这组诗的创作背景,需要对方回的生平、创作风格以及宋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