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晚杂书三十首》

周诰恶沈湎,礼设萍氏禁。
愚夫或败德,贤者故克敬。
上有朝廷燕,下有乡党饮。
倍食与无算,岂闻起酗竞。
但此忘忧物,过嗜足致病。
汤剂所不攻,朝窗卧若暝。
虽然极困羸,亦未害性命。
百病皆不可,病酒差独胜。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饮酒之道,着重阐述了过度嗜酒的危害及在特殊情况下醉酒反而对身体无害的观点。诗人借评论历史故事和古礼的醉酒之事,教育读者把握好适度饮酒,应与道中止。其议论层层深入,落点实在,亦体现了一番教诲之苦心。 诗首二句论当时恶习,说愚蠢的人常败坏德行,有贤德的人能时刻警戒。“贤者”对“愚夫”字见戏谑和讽刺,“克”是所以然之故。“上有……”四句转入议论核心。朝廷欢宴、乡里聚饮时,每人要分到酒食之多已至于数倍以上,哪里有那样聚众醉酒纵恣斗狠的。“起酗竞”乃一语未发而已暗示责斥之意,深斥其上流失道。这里改侧面烘托为正面直述,便见锋芒。再由大庭广众直至一人独处时醉酒情状。“忘忧物”指酒;“过嗜”则示不可救疗;“朝窗……”二句是承接上文申说“过嗜”之害。醒时我们虽感到困倦疲弱,但毕竟没有损伤性命;而醉后若严重到人事不省乃至不省人事,则真有可能危及性命了。醉与醒的对比极其鲜明,就如人生有病一样,当扶就扶,当止就止,这便是诗人的劝戒。最后写醉酒特殊情形下虽似有百病缠身,然终未伤命。然而唯有“病酒”,亦即过量饮酒至于神智昏迷这一点却显得特别严重。“差独胜”三字颇耐人寻味,它一方面说明过量饮酒确是养生一大忌讳;另一方面又照顾到日常适度的怡情畅饮,确于人无害而于身有益。 全诗主旨是劝诫人们饮酒适度,不可贪杯误事。诗人对醉酒误事深恶痛绝,故能直言其弊而晓之以理。诗中多用对比手法,如首尾二句说愚夫与贤者对酒的态度迥然不同;中间四句又以朝窗醒卧与大庭广众之下的醉态相比较;最后更以伤生与怡情相权衡。全诗直中有曲,苦中有乐,极苦中得趣,苦而能化,苦而不枯,实非苦斋诗人之高意。 这首诗不仅对饮酒者有教诲规箴之意,对我们也有一定借鉴作用。过度的嗜好往往有害于身体,“无度不丈夫”,凡事皆应有个尺度,“物极必反”,这都是生活的经验之谈。当然我们也反对借酒来麻醉自己,不能因为生活上有不如意之处,就借酒来麻醉自己来逃避现实。对于这点来说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此外,《劝饮》的句式语言、押韵等皆合规范。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用典贴切自然,意尽即收,绝无生硬晦涩之弊。全诗结构紧凑严谨,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这便是此诗之所以为佳作的原因。
创作背景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时代背景:方回生活在宋末元初,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宋朝的灭亡和元朝的建立,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和不稳定。这样的时代背景可能对方回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2. 个人经历:方回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坎坷和波折。他的个人经历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使得他在《秋晚杂书三十首》中表达了一些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3. 自然环境:诗题中的“秋晚”指的是秋天的晚景,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秋天的某个夜晚或者傍晚有了创作的灵感。秋天的景象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秋晚杂书三十首》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