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伯牙」的诗词
  • 1
    [唐]

    《听尹炼师弹琴》

    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
    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
    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 2
    [宋]

    《送赵国宜之官武林》

    自从棲隐入山深,间阔真同金玉音。
    已谓清光依日月,不知幽趣尚园林。
    暂违陶径菊松面,喜动苏堤梅柳心。
    闻道专留荐贤牍,知音当在伯牙琴。
  • 3
    [汉]

    《五言诗三首 其一》

    人生譬朝露。
    世变多百罗。
    茍必有终极。
    彭聃不足多。
    仁义浇淳朴。
    前识丧道华。
    留弱丧自然。
    天真难可和。
    郢人审匠石。
    钟子识伯牙。
    真人不屡存。
    高唱谁当和。
  • 4
    [宋]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
    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
    寄谢伯牙子,何须锺子期。
  • 5
    [唐]

    《览友生古风》

    伯牙鸣玉琴,幽音随指发。
    不是钟期听,俗耳安能别。
    高山闲巍峨,流水声呜咽。
    一卷冰雪言,清泠冷心骨。
    分明古雅声,讽谕成凄切。
    皴碛老松根,晃朗骊龙窟。
    荆璞且深藏,珉石方如雪。
    金多丑女妍,木朽良工拙。
    奸宄欺雷霆,魑魅嫌日月。
    蝶迷桃李香,鲋惘江湖阔。
    不寐孤灯前,舒卷忘饥渴。
  • 6
    [宋]

    《晦庵文公祠堂和令君韵》

    当年独抱伯牙名,身后祠堂列佩衾。
    官职平生安义命,诗书终老惜光阴。
    一椽古歙溪山窟,千古长松风月林。
    彭令经营真有趣,个中应契老师心。
  • 7
    [宋]

    《效进士作三年通一经》

    岁月去如矢,横经徒慨然。
    谁能通一艺,真不负三年。
    用意窥园外,收功刻楮边。
    幽光回蠹简,新意出陈编。
    上相黄金重,诸儒白首鲜。
    同声不同调,叹息伯牙弦。
  • 8
    [宋]

    《喜闻韩时斋捷书》

    焦桐有良材,函彼太古音。
    良工巧斲之,可歌南风琴。
    隐居挂空壁,不受埃尘侵。
    虚中閟清响,静参万籁吟。
    一朝弦素丝,徽星粲黄金。
    玉轸圆更齐,鼓之大廷阴。
    斡回天地春,山水自高深。
    匪藉伯牙手,能开子期心。
  • 9
    [唐]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 10
    [唐]

    《水仙操》

    ...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纠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
  • 11
    [宋]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锺子忽已死,伯牙其已乎。
    绝弦谢世人,知音从此无。
    瓠巴鱼自跃,此事见於书。
    师旷尝一鼓,群鹤舞空虚。
    吾恐二三说,其言皆过欤。
    不然古今人,愚智邈已殊。
    奈何人有耳,不及鸟与鱼。
  • 12
    [宋]

    《次韵谢姜自明秀才示卷诗》

    高人贵寡和,不顾世俗非。
    君歌阳春曲,调与众耳违。
    朱弦古时瑟,素积前朝衣。
    享我太羹馔,枯肠饫晨饥。
    赠我和氏壁,茅檐发霄晖。
    平生织流黄,忽受古锦机。
    愧非钟子鉴,空枉伯牙徵。
  • 13
    [明]

    《和陶渊明杂诗(六首。以下《越游稿》)》

    东汉有两士,幼安与程喜。
    爰得交友心,知音乃余事。
    伯牙绝其弦,岂亦会斯意。
    如何百代下,不与昔人值。
    涉江采芳馨,颓波正奔驶。
    四顾无寄者,三嗅复弃置。
    ¤
  • 14
    [宋]

    《水调歌头·五剡乃脱选》

    五剡乃脱选,通籍入金闺。
    祖宗立法初意,正欲猎英奇。
    近世流风薄矣,强者立跻霄汉,弱者困尘泥。
    流水伯牙操,底处有钟期。
    公为政,民不扰,吏无欺。
    春风桃李满县,当路几人知。
    五马宏开公道,一鹗首旌治最,迟乃速之基。
    不枉受人荐,更看荐人时。
  • 15
    [唐]

    《重过随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长句》

    庄周高论伯牙琴,闲夜思量泪满襟。
    四海共谁言近事,九原从此负初心。
    鸥翻汉浦风波急,雁下郧溪雾雨深。
    惭愧苍生还有意,解歌襦袴至如今。
  • 16
    [宋]

    《薛道祖秘阁诗帖赞》

    中秘法书之积,自淳化至于崇观富矣,而未加别也。
    翰墨博雅之能,自刘米逮于道祖著矣,而未多阅也。
    伯牙之珍,百世知音。
    伟奇能之表表,本和乐之愔愔。
    予尝叹太平之盛际,士大夫可以尽其好尚之心,盘薄时清,彷徉书淫。
    彼何预于帝力,殆有类乎鱼鸢在天渊,各自得以遂其高深也。
  • 17
    [唐]

    《美杨侍御清文见示》

    伯牙道丧来,弦绝无人续。
    谁知绝唱后,更有难和曲。
    层峰与清流,逸势竞奔蹙。
    清文不出户,仿像皆在目。
    雾雪看满怀,兰荃坐盈掬。
    孤光碧潭月,一片昆仑玉。
    初见歌阳春,韶光变枯木。
    再见吟白雪,便觉云肃肃。
    则知造化源,方寸能展缩。
    斯文不易遇,清爽心岂足。
    愿言书诸绅,可以为佩服。
  • 18
    [宋]

    《天平山白云泉》

    ...,尽得清凉心。
    闻之异丝竹,不含哀乐音。
    月好群籁息,涓涓度前林。
    子晋罢云笙,伯牙收玉琴。
    徘徊不拟去,复发沧浪吟。
    乃云尧汤岁,盈盈长若今。
    万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阴。
    兹焉如有价,北斗量黄金。
  • 19
    [宋]

    《载欣》

    伯牙家有焦尾琴,朱弦长挂窗壁阴。
    出大都邑初何心,直为钟期旧知音。
    玉轸调罢不自禁,声谐匏土革木金。
    试弹一曲万籁瘖,动荡南风鼓精祲。
    长养余恩到鱼禽,齐娥赵女秋夜砧。
    怨入离鸾别鹤声,转调忽落思归吟。
    元亮归欤故丘林,粉黛候门玉差参。
    卓氏心挑泪空淫,铁脚岂受魔女侵。
    抚玩无弦喜不任,羲皇遗意弦外寻。
    阿舒阿宣立森森,大孙...
  • 20
    [宋]

    《题壁》

    ...。
    古人惜别日三秋,不知君去几多宿。
    山高水阔三千里,名利使人复尔耳。
    昔年曾拨伯牙弦,未遇知音莫怨天。
    去年又奏相如赋,汉殿依前还不遇。
    时人不知双字讹,平川倏忽风波起。
    当时南宫报罢音,教妾沉吟杵中心。
    为君滴下红粉泪,红罗帐裹湿鸳衾
相关字典
相关词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