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间争佩印累累,真印从来少得知。 不向圣传中有省,黄金斗大亦何为。 |
| 耕田衣食苦不足,悠悠送子长河曲。 同行不可别未忍,日暮河边仰天哭。 男儿从军薄妻子,妇人随夫誓生死。 封侯佩印未可知,不道沙场即为鬼。 |
| 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 五言似剑裁鳞角,七字如刀斫桂枝。 御苑得题朝帝日,家乡佩印拜亲时。 小花桥畔人人爱,一带清风雨露随。 |
| 常产常心论,平生不谓然。 晚知苏季子,佩印为无田。 |
| 直截根源佛所印,三界虚出失性命。 印泥印水印虚空,盲参佩印成心病。 |
| 一曲归欤浩浩歌,世间无地不风婆。 人从贫贱识者少,事向艰难省处多。 紫塞将军秋佩印,玉掌学士夜鸣珂。 太平宰相不收拾,老死山林无奈何。 |
| 犹记衰翁佩印初,曾将四学劝群儒。 只今郡守西山后,好勉人人诵吕朱。 |
| 拥旄佩印各荣华,已贵无官可复加。 若不扫门丞相府,必曾养马侍中家。 |
| 季鹰真达士,弃宦归东吴。 禄无盈雨荣,盎无盈寸荣,盎无升斗储。 盘桓吴溪上,所乐只在鱼。 怀组夸乡里,佩印骄妻孥。 朝从高鸟翔,莫随舜华枯。 富贵岂不好,不能少须臾。 逆风吹尘沙,出门皆畏途。 抱影廓独倚,新荣非良图。 |
| 流复辞家客凤城,小楼在书写兰亭。 从教佩印荣苏子,岂为锄金动管宁。 尚有故人同一笑,何妨时俗忌偏醒。 君知濯濯东风柳,早晚飞花变绿萍。 |
| 亭际高枞满百围,不无山鬼此焉依。 咿呦为话当年事,曾见将军佩印归。 |
| 熙河形势压西陲,不觉连营列汉旗。 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佩印累累。 称觞别殿传新曲,衔璧名王按旧仪。 江汉一篇犹未美,周宣方事伐淮夷。 |
| 郎陵后嗣尤推彧,太傅诸孙最数嘉。 之子固无惭尔祖,此翁所望大吾家。 夺标羞与儿童竞,佩印才堪妾妇夸。 案上菖蒲勤洗沐,灵苗见说有时花。 |
| 神皋北望几伤情,海上何人议北盟。 青简成编裨史事,紫泥封玺奖儒荣。 书藏金匮人争问,身到蓬山志亦亨。 佩印累累真漫耳,婆娑林下有香名。 |
| 有屋可以读书,有竹可以忘忧。 采庭之菊香有余,烹园之蔬甘且柔。 贤哉二子,又复何求。 鬼不尔责,人不尔仇。 沽酒可饮,江鱼可羞。 又安用列鼎食珍,佩印封侯。 我居柯西,相隔一里,可以杖履朝往而夕游。 必未厌我乞醯与借马,但只恐勤君赤脚与露头。 不然将吾颜子箪食瓢饮屡空之乐,又欲翻董生清明玉杯繁露之春秋。 |
| 空庭两犀株,吹香满前轩。 颇疑雇虎头,幻此金杰繁。 或是乘鸾女,月窟分天根。 更与泻浩露,尽洗蜂蝶暄。 苦无好事者,为我载一尊。 而我子张子,古谊夙所敦。 肯将新诗句,到我罗雀门。 何殊小山赋,欲招楚客魂。 犀首累佩印,陋矣不足论。 老我罕出户,东墙甘曝暄。 应同花下醉,式副我原言。 |
| 柳色映驰道,水声通御沟。 虽喜芳物盛,未同故人游。 叩门忽去我,跃马振轻裘。 佩印自兹始,过家当少留。 中园何时到,薇蕨亦已柔。 山翠入幽屐,渚香浮回舟。 阡陌有还往,壶觞时献酬。 应笑天禄阁,寂寥谁见求。 |
| 事莫必有胜,必胜难可持。 迩来罕相见,世上多夸驰。 黄金铸佩印,白玉刻佩龟。 朝见恃赫赫,夕见同蚩蚩。 方得靡不羡,既处焉所施。 此理非一日,更後当应知。 志士无终穷,斯言非尔欺。 |
| 胸中耿耿向谁陈,舌在形羸强集神。 佩印已惭苏季子,埋名谁志李无宾。 乞粮傥死呼庚癸,贵格何须足乙辛。 祗恐数穷为鬼录,扁舟阻泛五湖春。 |
| 布衣所朱极封留,佩印归来天倦游。 汗马无功开上郡,铸龟有意雇中流。 南巡空负黄图恨,北望还兴紫陌愁。 王国不烦谋主父,自怜支子亦通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