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 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江寒池水绿,山暝竹园深。 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 |
| 唐朝文士例能诗,李杜高深得到希。 我读君诗笑无语,恍然重见储光羲。 |
| 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 枯枝作采薪,爨室私自知。 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 先雪隐薜荔,迎暄卧茅茨。 清涧日濯足,乔木时曝衣。 终年登险阻,不复忧安危。 荡漾与神游,莫知是与非。 |
| 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 君王既行幸,法子复来仪。 虚室香花满,清川杨柳垂。 乘闲道归去,远意谁能知。 |
| 神道本无已,成化亦自然。 君居寥天上,德在玉华泉。 真游践王豫,永日迟云仙。 表微在营道,明祀将祈年。 灵山俯新邑,松上生彩烟。 岂知穆天子,远去瑶池边。 |
| 朝看法云散,知有至人还。 送客临伊水,行车出故关。 天花满南国,精舍在空山。 虽复时来去,中心长日闲。 |
| 江上枫林秋,江中秋水流。 清晨惜分袂,秋日尚同舟。 落潮洗鱼浦,倾荷枕驿楼。 明年菊花熟,洛东泛觞游。 |
| 天都分礼阁,肃肃临清渠。 春山照前屏,高槐荫内除。 惟贤尚廪禄,弟去兄来居。 文雅更骧首,风流信有馀。 中年幸从事,乃遇两吹嘘。 何以知君子,交情复淡如。 |
|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 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 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 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 |
|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 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 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
| 精庐不住子,自有无生乡。 过客知何道,裴回雁子堂。 浮云归故岭,落月还西方。 日夕虚空里,时时闻异香。 |
|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 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 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
| 沧浪临古道,道上若成尘。 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
| 泽鱼好鸣水,溪鱼好上流。 渔梁不得意,下渚潜垂钩。 乱荇时碍楫,新芦复隐舟。 静言念终始,安坐看沉浮。 素发随风扬,远心与云游。 逆浪还极浦,信潮下沧洲。 非为徇形役,所乐在行休。 |
| 一山尽天苑,一峰开道宫。 道花飞羽卫,天鸟游云空。 玉殿俯玄水,春旗摇素风。 夹门小松柏,覆井新梧桐。 自昔大仙下,乃知元化功。 神皇作桂馆,此意与天通。 |
| 清洛带芝田,东流入大川。 舟轻水复急,别望杳如仙。 细草生春岸,明霞散早天。 送君唯一曲,当是白华篇。 |
| 取胜小非用,来朝明光殿。 东平不足先,梦出凤林间。 梦还沧海阙,万里尽阴色。 岂为我离别。 马上吹笛起寒风,道傍舞剑飞春雪。 男儿悬弧非一日,君去成高节。 |
| 五年一巡狩,西幸过东畿。 周国易居守,周人多怨思。 君王敷惠政,程作贵从时。 大厦非一木,沉沉临九逵。 庆云宿飞栋,嘉树罗青墀。 疏屏宜朝享,方塘堪水嬉。 云中仰华盖,桁下望春旗。 天意知如此,星言归洛师。 |
| 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 雨多车马稀,道上生秋草。 太阴蔽皋陆,莫知晚与早。 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 诏书植嘉木,众言桃李好。 自愧无此容,归从汉阴老。 |
| 南阳隐居者,筑室丹溪源。 溪冷惧秋晏,室寒欣景暾。 山鸡鸣菌阁,水雾入衡门。 东岭或舒啸,北窗时讨论。 封君渭阳竹,逸士汉阴园。 何必崆峒上,独为尧所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