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 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
老树槎牙记佛庐,露啼蛩吊百年馀。 鼎新堂殿谁为此,壮观林泉我弗如。 身上无华惟布楼,盂中舐味祗山蔬。 野僧勤瘁能如许,罪或无多乞赦除。 |
师住天台寺,天台水石幽。 眼前皆胜境,门下尽名流。 法号君恩赐,精蓝国力修。 渡杯来凤阙,振锡谒珠旒。 内殿从容对,神都委曲游。 高僧类雪鹤,归思在林丘。 御札全编得,宸毫几处收。 遥思到时节,烟树赤城秋。 |
牂牁水阔嶲山高,仁敖君长曾纷搔。 时移事变今安有,百里相望皆城壕。 我住涪江一区宅。 颇恨长安远如日。 闻师乡邑愈更南,不觉掉头三太息。 送行且学浮图语,是身於世真逆旅。 胸中稳处即吾乡,交益夸辞空自苦。 北风拂面寒飕飕,遥知去路雪侵裘。 忍饥奈冻得嘉句,好在濡笔传中州。 |
生其箕子国,来拜观音山。 迢迢万里外,了了一见閒。 风波任浩荡,云月自往还。 莫怪图三笑,我非元亮班。 |
芽吐金英风味长,我于僧舍得先尝。 饮时各尽卢仝量,去腻除繁有远香。 |
佳月好风天,诗来眼豁然。 定心生古韵,淡态洗春妍。 一面总如旧,五言相结缘。 尚能茅屋下,剩把巳公传。 |
人情相入处,春风与时雨。 诗来少陵歌,酒到渊明舞。 我穷适相似,肯为黄金俯。 忍饥因其常,笑视京文武。 忽来方外饷,浑家饱炊午。 此是法喜供,非如乞字苦。 |
曾写当年送别诗,小窗几度梦魂飞。 句从檐葡林中得,人在梅花岭外归。 礼罢祖师无有相,遍参老宿悟来机。 归舟久驻西湖上,闻道新来景又非。 |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钜鹿魏野江东僧用晦赵郡李识登解城,瑯琊王衢命联句诗一章凡六十四句,请题於是:诗见本书魏野一 |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钜鹿魏野江东僧用晦赵郡李识登解城,瑯琊王衢命联句诗一章凡六十四句,请题於是:诗见本书魏野一○ |
诗见本书魏野一○。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钜鹿魏野江东僧,用晦赵郡李识登解城,瑯琊王衢命联句诗,一章凡六十四句,请题於是。 |
当年飓卷地轮移,拄杖东还云与飞。 太白岩前绿阴下,相逢无语听催归。 |
名山旧隐严鹚秀,精舍萧间殿阁虚。 像礼旋檀千古佛,经翻自叶五天书。 灶依草座跏趺后,禽下花台施食馀。 空翠湿衣横概粟,绀泉澄钵涌芙蕖。 惊峰梦绕云中寺,鹿苑身栖物外居。 清梵夜迦松月冷,孤禅画起柏烟疏。 曙钟寒韵侵虞籁,午供春香入野芜。 道念有时怜老病,尘缘无计间真如。 远公若许来同社,陶令何妨去结庐。 便向东林傍尊宿,菩提... |
省话何须吞炭瘖,安贫便是直钩心。 看来世事真飘瓦,笑杀时流重注金。 |
千年观一如,三日客同居。 祗道清淮近,乌知浊世疏。 地穷初限橘,水富巧藏鱼。 排闼风烟入,观心视听虚。 饭香鸦闯户,茶孰水鸣除。 潮载支祁愤,天关禹贡书。 磬材徵古在,石蕝表凶馀。 董杏通邻堵,秦瓜过满车。 游方孤雁去,问法翠屏舒。 何日荆溪道,诛蓬对结庐。 |
出山相过便东行,水落山空一别轻。 留得清诗照窗几,万花妆里独梅兄。 |
老僧长生元佑年,庞眉皓首高颊观。 纷然送迎过云烟,解记南归玉局仙。 清都道士同蹁跹,诗成忽俾如蜕蝉。 嗟哉用心故可怜,那知海内争流传。 |
出郭断虹雨,倚楼新雁天。 三杯古榕下,一笑菊花前。 入市子鱼贵,堆盘牡蛎鲜。 山僧惯蔬食,清坐莫流涎。 |
用僧期不来,子午针头误。 沉迷负所传,老去眼隔雾。 言甘说中少,见陋遭时恶。 三椽当道架,山色翠回互。 空旷管人守,有欲绝反顾。 岂无世事非,何能日如故。 昨收松下书,欲见展心晤。 遍寻莫知踪,望极柏山路。 马荒人亦倦,酒熟秋垂暮。 浮身真是浮,参取折芦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