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风镇日倚阑干,浅红深绿取次攀。 麦陇浪翻袍色绿,花钿风卷锦纹斑。 依林僧寺青山绕,倚竹人家绿水环。 趁取春光未狼藉,不嫌日日到花间。 |
| 堰未抵长河,先从古县过。 诗舟寻旧岸,酒市鬻新歌。 傍水人家密,依山僧寺多。 夷犹观未足,无柰月明何。 |
| 何处相逢万事忙,卓家楼上百淘香。 明朝渐近山僧寺,更为残花醉一场。 |
| 晚滩如雪起沙鸥,咫尺姑苏亦胜游。 逸势泻归沧海远,冷声分作太湖秋。 葑田几处连僧寺,橘岸谁家对驿楼。 鲁望不存无可语,片帆中夜渡清流。 |
| 畲田过雨小溪浑,远近云峰互吐吞。 殊俗易昏三里雾,阳崖忽露一家村。 桂花香里寻僧寺,榕叶阴中掩县门。 井税未输兵四后,心勤抚字且休论。 |
| 好是东湖近物华,微吟去路亦何赊。 两堤柳影澹台墓,十里荷香孺子家。 淡淡烟笼僧寺静,飘飘风飐酒旗斜。 重来徒倚阑干久,天末残阳噪暮鸦。 |
| 偶植忘形友,田间步晚清。 四围山木合,一片夕阳明。 倚杖数归翮,隔溪闻唤声。 行来僧寺歇,又得问无生。 |
| 地与崆峒接,中多隐者韬。 山腰僧寺小,水口古榕高。 粗石草木瘦,细民衣食劳。 予来无一事,吟荇补离骚。 |
| 窗含野色入平吞,极目渔樵江上村。 流出异香花堰水,放开老翠叶山云。 竹边僧寺鸥沙绕,柳外人家驿路分。 挂月参天蟠地脉,门前双树几斜曛。 |
| 山南山北冢累累,僧寺多承旧宅基。 兴废相仍真若此,死生常事不须悲。 |
| 去年冬至投僧寺,今岁阳生宿店家。 独夜无人堪晤语,青灯相对结寒花。 |
| 徵居上天后,有屋在松根。 一片仙坛石,却当僧寺门。 居山称宰相,隔代绝儿孙。 太傅新为记,今来亦不存。 |
| 郊原踏遍拾芳蘅,归听城头打二更。 野渡无人舟早宿,山蹊有月马迟行。 人家灯落半江影,僧寺钟来隔岸声。 世路百年双屐底,青山不老白头生。 |
| 一径险仍修,沿溪去未休。 薛萝春暗树,杨柳暮遮楼。 荡桨渔舟驶,寒钟僧寺幽。 倚篷赊濁酒,犹可洗诗愁。 |
| 吾家无担石之储,朝四暮三如有余。 北岳官粮饱妻子,南朝僧寺寓图书。 迎船春色情亲我,坌马京尘笑谢渠。 莫作江东步兵待,翻然端不为鲈鱼。 |
| 海边巉绝有苍山,怪怪奇奇物象闲。 百丈素流珠喷薄,千里红树火回环。 远寻僧寺石屏下,时遇野人云屋间。 今日京华见君说,便思轻舸出东关。 |
| 数年乐此宦池城,每爱湖光分外清。 远浦落霞秋水阔,乱山斜日碧云横。 牧吹牛背归林晚,渔唱舟中对月明。 同览翠微重吊古,谩将诗酒逐交情。 池阳胜迹翠微峰,今古才人咏不穷。 僧寺宛如仙仗里,人家俨若画图中。 迎风杨柳依依绿,带雨桃花淡淡红。 沉醉不知归去晚,匆匆回首月升东。 |
| ...高天削出,湖面蒸云欲吞日。 列仙上凿炼丹台,高人下筑藏书室。 盘纡一道行者通,民居僧寺有无中。 斜阳影射樵斧白,疏星光杂渔灯红。 楼船风高殷箫鼓,去急不须人奋橹。 栖禽惊散苦无情,断林赖有苍烟补。 人间此景何处看,惨淡今从画中见。 小皴大染设色真,粉本徒令工作眩。 书画长留岁月过,怪来欧公悔无多。 南堂一赏到白发,快雨时晴纵... |
| 七尺枯藤手自摩,閒过僧寺坐横坡。 花开曲径霜前密,云压层城雨后多。 田舍竹林分鹫岭,山城芦水漾鱼波。 禅床处处堆黄叶,独乘寒松不改柯。 |
| 当年我作表忠碑,坐觉江山气未衰。 舞凤尚従天目下,收驹时有渥洼姿。 踞床到处堪吹笛,横槊何人解赋诗。 知是丹霞破佛手,先声应已慑群夷。 (广西僧寺顷有佛动之异,钱君碎而投之江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