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饭清花处处巡,学儒容易识真难。 风无形迹通群窍,日有光明阻覆盘。 竹色满庭留夜气,柳阴夹径怯秋寒。 世间万象俱呈露,输与山人自在看。 |
尺一除书与会稽,陋儒何以报天辉。 岂惟大幕张红旆,更得全家住翠微。 千骑晚随龙节去,一幅春送鷁舟飞。 支离莫道攘空臂,乞得越州金印归。 |
北窗本意傲羲皇,老返园庐味更长。 犊健戴星耕白水,蚕饥冲雨采青桑。 俚儒朱墨开冬学,庙史牲牢祝岁穰。 从此鬓毛虽似雪,未妨击壤颂虞唐。 |
羽羽凉飔起素波,临流解带小婆娑。 秋光已共芦花,夜雨那胜落叶多。 不觉儒酸同纠缠,极知妄想尽销磨。 笈中班史犹堪质,肯作商声甯戚歌。 |
宿善有君,幽铭岂溢言。 何妨儒鹖弁,自可客龙门。 瑞竹松根见,丛编手泽存寿终无一憾,更是好儿孙。 |
秦市金悬鲁史修,措辞当日两难求。 书传果在西迁后,锥口诸儒未必休。 |
五陵为客久,儒服满尘埃。 望阙无知己,还乡愧不才。 山阴残雨度,河广断云开。 归去多朋旧,春城共酒杯。 |
兴发花开处,情生叶落边。 既为欣厌惑,未脱死生缠。 凿破心中月,冲开顶上天。 俗儒应大笑,古佛不曾传。 |
圣哉久芜漫,功利时竞趋。 管晏苟有帝,安必世唐虞。 开明周孔心,赖有伊洛儒。 古来正其心,平治信有余。 彼哉典午时,相师谈清虚。 未知千载人,视今又何如。 |
仙儒昔日卷龟壳,蛤蜊自可洗愁颜。 不比二螫风味好,那堪把酒对西山。 |
为儒白发生,乡里早闻名。 暖酒雪初下,读书山欲明。 字形翻鸟迹,诗调合猿声。 门外沧浪水,知君欲濯缨。 |
儒服从戎去,须知胜事全。 使君开幕日,天子偃戈年。 风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 新诗随过客,旋满洛阳传。 |
新岁才三日,春风便不同。 花前双鬓白,雪后一灯红。 老去心无术,愁来佛亦空。 吾儒真实在,千古获麟翁。 |
汉代嘉唐虞,欲以儒理国。 公孙谈治道,纯驳互失得。 广大语尤害,开边心莫极。 无怪淮南谋,日夜惮汲直。 东阁礼诸贤,脱粟自为食。 俗公此自文,后世有真识。 |
伊昔为君御,儒流赖主盟。 执经容后进,倾盖若平生。 坐见埋黄壤,空劳望赤城。 友朋相与泣,反袂不胜情。 |
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 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拥书闭户人。 |
慷慨平群盗,能为众所难。 身虽淹武弁,志不负儒冠。 义概千钧重,心田万顷宽。 故山方适意,清梦忽惊残。 |
荏苒岁云暮,雪霜天正寒。 取程毋太急,御下放教宽。 朝夕去家远,关山行路难。 边头办功业,恐不在儒冠。 |
谁剪毛头谢陆沉,生灵肌骨不胜侵。 人间自有回天力,林下空多忧国心。 日过中时忧未文,月几望处患仍深。 军中儒服吾家事,诸葛武侯何处寻。 |
文脉绍云龛,儒酸味转甘。 一官人谓晚,三邑政无惭。 身健归何早,孤贤道饱参。 渊明生自祭,挥泪听佳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