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游写就兰亭叙,逸少英姿殆昔人。 我祖同为长公客,每於翰墨契精神。 |
| 昭陵永閟千年迹,定武相传几样碑。 此是中原旧时本,石今焉往落东夷。 君家何处得此纸,刻画烂然犹可喜。 六丁神物好护持,更有诸君题姓字。 |
| 南朝千载有斯人,拈出兰亭花草春。 俛仰之间已陈迹,至今此纸尚如新。 |
| 生涯寄简瓢,嗜古成传癖。 胸蟠万卷书,禊帖究所出。 三百七十五,异论溢编帙。 更相自戈予,又类相形色。 我昔识诸老,高论聆侍侧。 玉笔贵藏锋。 真赝拚金锡。 精神苟不具,徒尔致研席。 搜访诸贤语,编类置丈室。 使我心豁然,登山如得屐。 妄意於斯文,庶可益涓滴。 作诗谢来贶,持寄俟他日。 |
| 古人赋多情,无事辄愁苦。 兰亭一觞咏,感慨乃如许。 |
| 兰亭次韵相传萧翼窃《兰亭记》,掀阅,百花一时尽开。 长堤高柳带平沙,无处春来不酒家。 野外光风偏拂马,市门残帖解开花。 新觞曲引诸溪水,旧寺岩垂几树茶。 回首永和如昨日,不堪怅望晚天霞。 |
| 弭节稽山乐事多,旧闻一一入搜罗。 卧薪伯业今何在,乔木家声久不磨。 可笑儿曹怜野鹜,却输道士辨笼鹅。 不因禊帖风流远,千载人谁数永和。 |
| 长堤高柳带平沙,无处春来不酒家。 野外光风偏拂马,市门残帖解开花。 新觞曲引诸溪水,旧寺岩垂几树茶。 回首永和如昨日,不堪怅望晚天霞。 |
| ...有星离离。 浪言贞石志千载,不及永和窪砚在。 白石已仙千里死,千百人中几人爱。 兰亭信美如捕风,贵耳残目人响从。 三日呕血饥搥胸,叶公画龙惧真龙。 |
| 脱落黄祊帖,按辞大令书。 稍作兰亭面,七美谅非虚。 或讶缺勿毁,或疑集悲夫。 考真固云癖,订伪亦以愚。 第观竁中藏,清玩唯研壶。 晋人擅风流,宜与后世殊。 所惜尚言数,卜年八百馀。 贞石久且泐,双松当几枯。 片砖曷未化,逮兹厄耕锄。 方其内幽镌,要以托荒墟。 孰知坐此故,反能误意如。 传世岂所幸,况遭孽韩污。 辨端更为累,... |
| ... 但道青毡故家物,肯因陵谷邻枯骨。 耳孙犹尔况他人,崇韬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盗犹兰亭,必无可欲乃妥灵。 黄閍前车已如此,安何金蝉之墓终弗毁。 |
| 修禊节。 晋人风味终然别。 终然别。 当时宾主,至今清绝。 等闲写就兰亭帖。 岂知留与人闲说。 人闲说。 永和之岁,暮春之月。 |
| 隔水梨花豪放尽,安排鼠耳到庭槐。 十分春事杜门过,百色老怀中酒来。 闻丽人行头辄掉,见兰亭帖眼还开。 碧衫玉唾酴醾晚,更倩诗翁着句催。 |
| 都子方知砚石亲,字虽小技盍留神。 鲁公米帖犹存古,王氏兰亭已失真。 莫事锋鋩多巧锐,要令骨肉两停匀。 中心端正手圆活,此外无方可教人。 |
| 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
| ...我谛观,谁绘此图夸妙手。 晋人之学吾能,以庄子为六经。 大同小异立议论,漆园遗意入兰亭。 七情静动应万事,一气聚散钟千形。 乐极必悲生必死,倏开忽阖风天萤。 岂不痛哉逸少语,畏怖生老病死苦。 掇拾释氏之绪余,惴惴其栗有如许。 颜瓢致乐悲安在,曾箦临死生焉。 短中求长断斯文,翰墨高名万万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