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村兵火复,月色似长淮。 鼓角连秋思,风尘带客怀。 诸公朝漠北,一老哭天涯。 犹幸舂陵夜,葱葱气尚佳。 |
| 胡马倏南侵,膻尘夜犯心。 丧鱼索枯肆,倒屣问焦琴。 狼烟乘惨势,鬼燐带愁吟。 庐舍人无几,还家何处寻。 |
| 十年兵火真多事,再到禅扉却破颜。 唯有两般烧不得,洞庭湖水老僧闲。 |
| 干戈连万国,丘壑卧三年。 虎啸黄茅地,鸦屯白骨田。 渴虹疑竭海,腥雾欲沈天。 摇落前朝老,长怀鲁仲连。 |
| 湖海浮学二十年,重来春色尚依然。 杏花篱落喷红雾,杨柳林塘护绿烟。 草暖村人出游地,鸠鸣刺史劝农天。 觉场独在三灾外,试问支郎第几禅。 |
| 时难盆甑久无羶,梦寐何郎食万钱。 一脔乍惊肥羜美,五紽应喜敝裘全。 好从牛炙论莼菜,堪笑河魨咏柳绵。 弹铗得鱼良不恶,先生何用鄙烹鲜。 |
| 万里扁舟归自东,干戈满地路难通。 弟兄一榻聊相对,叔侄双头未许同。 峡入三游千太险,水连西蜀百忧空。 家山桃李期堪数,共约花间酌晚风。 |
| 日月争流泪亦流,几年不见夕阳楼。 太平时节古来少,却上迷楼一望休。 |
| 湘西岳麓法华台,四十年中又再来。 惟石与松如雅故,问僧并寺已尘埃。 区区独恨恩难报,负岁无言志已颓。 退宿道相愁不寝,四檐春雨杂惊雷。 |
| 拔宅翛然上碧虚,神僊岂亦爱吾庐? 重门不改云山色,古殿犹存劫火余。 翠木萧森高蔽日,黄冠贫窭自畦蔬。 残年安得长来此,一碗松肪读隐书。 |
| 兵火有馀烬,贫村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
| 兵火东南暗,随人泣路歧。 有家千里外,多病一身危。 寒气生残夜,西风凋敝衣。 休论啼带血,双鬓几茎丝。 |
| 桫罗园里好僧坊,兵火年来事可伤。 白发老人知旧寺,绕塘楼子十三房。 |
| 何代经兵火,终年委雪霜。 文章谁黑白,首尾自参商。 琬琰那沦翠,尘沙渐变黄。 人生异坚石,抚汝重苍茫。 |
| 六幅潇湘曳画裙,灯前兰麝自氤氲。 扁舟容与知无计,兵火头陀泪满樽。 |
| 划平荆棘盖楼台,楼上笙簧鼎沸开。 欢笑未绝兵火起,从前荆棘却生来。 |
| 渔盐旧俗惯恬熙,兵火新民脱乱离。 石路树阴三十里,今犹仿佛太平时。 |
| 此即巴丘戍,相传鲁肃城。 古今余往事,兵火剩残生。 楚水为渔便,湘湄赖舌耕。 地灵如获托,亦足寄遐情。 |
| 踪迹平生半九区,醉倒时得蛾眉扶。 连年兵火四方沸,一饱鸡豚半月无。 住世今非孔北海,分司自到宾头卢。 卷帘月色招人醉,三百青铜径自沽。 |
| 禾黍离离雨满村,望中兵火几家存,荒城半是征人骨,秋月偏惊旅客魂。 岂意战尘临老见,不知心事向谁论。 抱茅盖得青山屋,多种桃花映酒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