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不知裁,老思安能更夺胎。 九制一挥嗟事在,重双导击时来。 拟营草具留连赏,莫放花神取次开。 堪叹吾门今寂寂,过江曾有两抡魁。 |
汝水向东流,楚水从南至。 皆归大海中,咸淡同一味。 顶门具眼底衲僧,试向其中辨浅深。 |
南朝文士数徐陵,骑省流风篆法存。 翰墨了知无异道,丹青今复见诸孙。 规模要自胸中具,绳尺嫌于笔下论。 太息艺成头已白,谁能持使献金门。 |
平生江海心,宿昔具扁舟。 岂惟青溪上,日傍柴门游。 苍皇避乱兵,缅邈怀旧丘。 邻人亦已非,野竹独修修。 船舷不重扣,埋没已经秋。 仰看西飞翼,下愧东逝流。 故者或可掘,新者亦易求。 所悲数奔窜,白屋难久留。 |
三纲五典不用学,旦气清时在枕边。 未出母胎无不具,何须万里役楼船。 |
朱君精到古人趣,踏遍东南称独步。 只今应诏非乏材,预烦拈出横梁具。 |
玉斧经年不暂閒,修成今夜月团贺。 老蟾是处光皆满。 飞鹊如予意未安。 免与朋侪争翰墨,聊呼儿女具杯盘。 饮酣尚起飘然兴,欲访群仙到广寒。 |
我性亦爱水,滔滔流古今。 生物禀津液,润地功泽深。 潴之深潭中,养龙解成霖。 静定谢流动,终具朝宗心。 ¤ |
俞君昔行倦,曾此见留题。 丘壑胸中具,烟云笔下跻。 如闻在干越,复道走江西。 使我登临处,依依独杖藜。 |
卷舒有道在随时,隐约何须感慨为。 末路老夫甘退缩,华途吾友尚驱驰。 准绳行义当趋正,淘练文章自出奇。 举世岂无人具眼,未应终不贵和随。 |
迢迢上夷陵,意促日易暝。 乱石劖马蹄,丛棘罥衣领。 登山若攀天,度壑如赴井。 抚膺欲呕心,喘息屡延颈。 但逢过虎迹,敻绝行人影。 顾兹客怀恶,况乃道里永。 毫素难具陈,聊以述短咏。 |
老黠山灵具六通,解将苍狗护奇峰。 虚斋自有青囊眼,却笑景纯书未工。 |
今朝十月旦,为君重衍算。 两个五日文,地来是一贯。 顶门具眼人,记取这公案。 |
试蹑登山屐,来寻云外峰。 题诗喜修竹,长啸倚孤松。 怪石疑蹲虎,深湫有蛰龙。 惭无济胜具,樽酒且从容。 |
荔子有佳品,乃在府城东。 我来方秀发,黄云几万重。 遥知香味色,已具碎花中。 凭栏一念足,不食意自充。 人世如梦耳,当体色即空。 谓是为真实,便可侑千钟。 谓是为非实,真饱亦何从。 虚实两无有,楼高雨濛濛。 |
参寥癞可去无还,谁蹈诗僧最上关。 欲具江西句中眼,犹须作礼问云山。 |
新秋风月佳,数夕破酒戒。 饮少辄醉眠,衰早颇自怪。 高舂未离枕,眩转疑屋坏。 家人具鸡豚,熟视不能嘬。 尚无千里蒪,敢觅镜湖蟹。 一杯苦藬齑,价直裟婆界。 |
君思清如许,吾诗浅矣哉。 不能具刍饭,虚辱受琼瑰。 伊洛推游谢,韩欧赏孟梅。 武夷老仙伯,相引上蓬莱。 |
苗裔真王后,仪型老监同。 庭惟参玉树,气未感秋蓬。 衣制先期具,舟藏半夜空。 故应芳懿在,位刻贲幽宫。 |
清洛日夜涨,微风引孤舟。 离肠便千里,远梦生江楼。 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 东南具今古,归望山云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