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从师读易乾元,晚乃微探性命源。 道在一前包宇宙,心无二处契羲轩。 行将死矣依先冢,即合归欤理故园。 二十余年复韦布,人生焉用两朱轓。 |
家山牢落战尘西,匹马偷归路已迷。 冢上卷旗人簇立,花边移寨鸟惊啼。 本来薄俗轻文字,却致中原动鼓鼙。 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 |
不管开阡与税廛,自锄瓜芋小溪边。 向来一鹗谩荐祢,它日只鸡评诔玄。 埋骨要邻高干冢,买山莫费故人钱。 舍旁苔井尤宜茗,何必人间第一泉。 |
古塔东偏景最奇,年深何处认苔基。 碧纱笼毁雷轰壁,黄缬林疏叶脱枝。 鹘没暮云天杳杳,鹤归旧里冢累累。 山泪与龙落山帽,雨洗风吹在者谁。 |
天宝乱已定,河坝兵更多。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
姑溪绿可染,小艇追晚凉。 棹进破树影,波浪摇星芒。 荻深渔火明,风远水草香。 尚想锦袍公,醉眼隘八荒。 坡陀青山冢,断碣卧道旁,怅望不可逢。 乘云游帝乡, |
陈留人物后,疑有隐屠耕。 斯人岂其徒,满腹一杯羹。 婷婷小家子,与翁同醉醒。 薄暮行且歌,问之讳姓名。 子岂达者与,槁竹聊一鸣。 老生何所因,稍稍声过情。 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 诗书工发冢,刀籋得养生。 飞走不同穴,孔突不暇黔。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挂粟枯桑杪,篱门昼掩关。 晴霜开旷野,寒日晒荒山。 指点村烟外,经行冢树间。 群豪故贪愎,窃发亦愚奸。 |
盗发广陵冢,及扉开石枢。 中环走彻道,高阔可通车。 五尺铜铸人,执兵冠服朱。 壁石刻位号,列侍幽宫隅。 殿将将军属,侍郎常侍俱。 启棺见其尸,鬓斑颜未渝。 白璧十双藉,云母一尺铺。 黄金塞耳鼻,千岁不腐枯。 生为贵与富,死与人未殊。 後世逢暴祸,虽久将焉如。 尧舜及周孔,岂不固形躯。 |
旧林诸侄在,还住本师房。 共扫焚修地,同闻水石香。 莫将闲世界,拟敌好时光。 须看南山下,无名冢满冈。 |
共出长汀恰此朝,荒山露宿草萧萧。 如今踏雪来看冢,回首当时未寂寥。 |
并州自古近胡地,牛酒常行十万兵。 少尹曾为五府辟,将军况有旧家声。 桑麻故已知风俗,丘冢何须访姓名。 闻说至今犹好马,试求安稳众中行。 |
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时嗔。 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 山屐已教休泛蜡,柴车从此不须巾。 仙尘佛劫同归尽,坠处何须论厕茵。 ¤ |
上冢还家古所荣,白头今日倍伤情。 怀今又出高阳里,夹道争看太守旌。 应念少游尝有语,可能疏氏独高明。 昔湖水色清堪濯,毋使尘埃久污缨。 |
有树枯来不记春,却依虞仲冢为邻。 山家相约休樵采,十哲人中第九人。 |
诵公诗、大雅久不闻,吾衰竟谁陈。 自晋宋以来,隋唐而下,旁若无人。 光焰文章万丈,肯媚永王璘。 卓有汾阳老,抱丈人贞。 不是沈香亭上,谩题飞燕,蹴起靴尘。 安得锦袍西下,明月堕江滨。 青山冢、知几番风雨,雷霆走精神。 因过鲁,携一尊吊古,疑是前身。 |
会稽城畔不见海,会稽城里海有声。 此海之声三尺桐,渺如渤澥含太清。 惜哉寂寥三十载,月出愁空不肯明。 邂逅彼孙曰冲照,燕坐之余秋色横。 摇手照乎休可已,悲风河水客心惊。 我少学此今白发,念昔知音冢草生。 亦复何人能子知,空问世身不得轻。 庭鹤待此朝入馔,子食有禁宁无情。 |
昔侍重瞳读考工,老无只字干子公。 故人化作累累冢,留得村翁与涧翁。 |
乐莫乐登高,亦复悲莫悲。 乐兮携佳人,樽酒相追随。 惨惨古戍暮,烟寒秋角吹。 悲从此中起,孤游偶臻兹。 城南百尺楼,前是未有这。 城外两三冢,新葬复是谁。 往者已足鉴,百世悬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