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台曾说少年游,弹指惊嗟岁月流。 山似三神浮碧海,城如一虎卧崇丘。 凤凰去后遗陈迹,白鹭来叶认旧洲。 但得风寒无罅隙,江河举目不须愁。 |
| 凤凰不见只宽台,底事台存凤不来。 应到缑山还且住,定游阿阁不能回。 江山不改当时旧,宾客何妨尽日陪。 待作箫声勾唤处,有时飞舞下云堆。 |
| 只合台前賸种桐,万柯摇碧护春风。 纵无丹凤重来此,且障长安落日中。 台前烟草接青徐,台后风花满殿庑。 千里暮涛空寂寞,醉人春色正西湖。 |
| 一径逶迤草自芳,何为不复更翶翔。 应须旧国还宣武,别有高台在建章。 白鹭背花寻塔路,赤乌冲柳集宫墙。 中兴不比偏安事,且对梧桐荐羽觞。 |
| 草没高台凤不游,大江日夜自东流。 齐梁地废鸦千树,王谢家空蚁一丘。 骑马僧争淮口渡,捕鱼人据石头洲。 玉箫声断悲风起,不见长安李白愁。 |
| 凤去台存碧草浓,游人来此问遗踪。 故巢风月已千载,好景阑干空数重。 府坐循良黄太守,舆乘仁圣汉高宗。 竹花生子梧桐老,底事丹山信未逢。 |
| 凤去台空事尚存,晨钟暮鼓换罏薰。 鱼龙吞吐四海水,鸾鹤歌啸三天云。 花觉月寒春又老,沙知潮落夜将分。 紫霞真人去路杳,步虚一声闻不闻。 |
| 江山还似六朝时,老尽梧桐凤不知。 保大空存前殿佛,元嘉已没旧廊碑。 几年何德之衰也,曷日览辉而下之。 不见长安豪杰恨,诸公忍读谪仙诗。 |
| 公子飘然有俊才,此台翻觉在尘埃。 江淮浩渺洲渚没,凤鸟寂寥鸿雁来。 时事不言惟拄笏,书生无用且衔杯。 生平自厌胸中窄,万里霜天一日开。 |
| 重扶瘦影上荒台,万里秋阴凝不开。 天地未休貔虎战,江山敢望凤凰来。 是非易判元嘉事,今古难逢太白才。 尊酒阑珊诗思乱,夕阳吹角不胜哀。 |
| 经月疏行台上路,秣陵城郭忽秋风。 马嘶卫霍空营里,萤起齐梁废苑中。 野寺旧曾开玉帐,翠华久不幸离宫。 小儒记得隆兴事,闲对山僧说魏公。 |
| 红蓓珠圆,素蕤玉净,南荒已报春还。 便迤逦,云开五岭,雪霁群蛮。 喜见东君信息,应不管、潘鬓新班。 凭谁寄,心萦秋水,目断春山。 长记小桥斜渡,潇洒处,苇篱茅舍三间。 肯伴我、风光赏遍,月影疑残。 好为调羹结子,玉弦冷、金鼎空闲。 北枝畔,谁念嶰律犹寒。 |
| 水国云乡,冰魂雪魄,朝来新领春还。 便未怕、天暄峰蝶,笛转羌蛮。 一树垂云似画,香暗暗、白浅红班。 东风外,清新雪月,潇洒溪山。 应是飞琼弄玉,天不管、年年谪向人间。 占芳事,铅华一洗,红叶俱残。 多少烟愁雨恨,空脉脉、意远情闲。 无人见,翠袖倚竹天寒。 |
| 秋风携野客,杖屦凤凰台。 忍见貔貅戍,更闻鸿雁来。 时方忧大厦,世岂乏良才。 何日览辉至,龙文载九垓。 |
| 凤鸟久不至,斯台空复高。 何年种梧竹,特地翦蓬蒿。 白水来无际,青山转几遭。 南游且未返,江海共滔滔。 |
| 凤鸟久不至,斯台空复高。 何年种梧竹,特地翦蓬蒿。 白水来无际,青山转几遭。 南游且未返,江海共滔滔。 |
| 有泉何取台仪凤,事佛空教后作蛇。 狐穴蚁巢零落尽,却能留此梵王家。 |
| 凤凰何亭亭,迥与雨华对。 凭高一登眺,秋事渺无际。 鹭洲赏心前,牛首秦淮外。 万叠云稼横,百缆风樯会。 睠言簿书隙,载酒邀华旆。 翰林诗百篇,生公法三昧。 皮肤虽不似,妙趣总相类。 怀古睇平芜,可但高李辈。 忆昔耿与韩,造膝陈大计。 高光课厥成,一语不相戾。 江淮今清晏,河路尚腥秽。 蛇豕相噬吞,天已厌戎裔。 箕敛民弗堪,... |
| 凤凰台上山吞月,白鹭洲边水接天。 |
| 道人诗思前溪水,流出山来亦自清。 谩寄凤凰台畔雪,不妨竹里润琴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