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文夜半至函关,鸡未鸣时去路难。 不是三千珠履客,如何秦地得生还。 |
| 脱祸东奔壮气摧,马如飞电毂如雷。 当时若不听弹铗,那得关门半夜开。 |
|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 望气竟能知老子,弃繻何不识终童。 谩持白马先生论,未抵鸣鸡下客功。 符命已归如掌地,一丸曾误隗王东。 |
| 因韩为赵两游秦,十月冰霜渡孟津。 纵使鸡鸣遇关吏,不知余也是何人。 |
| 几度作游客,客行长苦辛。 愁看函谷路,老尽布衣人。 岁远关犹固,时移草亦春。 何当名利息,遣此绝征轮。 |
| 地险崤函北,途经分陕东。 逶迤众山尽,荒凉古塞空。 河光流晓日,树影散朝风。 圣德今无外,何处是关中。 |
| 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 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 从成拒秦帝,策决问苏君。 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
| 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 灵迹才辞周柱下,祥氛已入函关中。 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 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 |
| 西风吹我度函关,古壑泉声静自閒。 老子骑牛沙上去,仙人化鹤苑中还。 断崖木脱悬残日,绝域云横失好山。 旧说度关珠履客,一声鸡唱翠微间。 |
| 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 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 |
|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
| 洪河绝山根,单轨出其侧。 万古为要枢,往来何时息。 秦皇既恃险,海内被吞食。 及嗣同覆颠,咽喉莫能塞。 炎灵讵西驾,娄子非经国。 徒欲扼诸侯,不知恢至德。 圣朝及天宝,豺虎起东北。 下沉战死魂,上结穷冤色。 古今虽共守,成败良可识。 藩屏无俊贤,金汤独何力。 驰车一登眺,感慨中自恻。 |
| 君不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在。 树根草蔓遮古道,空谷千年长不改。 寂寞无人空旧山,圣朝无外不须关。 白马公孙何处去,青牛老人更不还。 苍苔白骨空满地,月与古时长相似。 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 故人方乘使者车,吾知郭丹却不如。 请君时忆关外客,行到关西多致书。 |
| 函谷关头紫气浓,独教关尹喜相逢。 如何道德五千字,不载周家藏室中。 |
| 送君张掖郡。 分悲函谷关。 欲知肠断绝。 浮云去不还。 |
| 函谷关西几度游,至今紫气未全收。 青牛老子头如雪,莫怪山人浪白头。 |
| 朝饭牛群三五十,日中正是饮牛时。 老牛舐犊犊呼母,春水黏天天在池。 水镜偷响唇就吻,烟波祝酒沼为卮。 青牛此饮尤当饱,函谷关高缺渼陂。 |
| 沙拥大江水,泥封函谷关。 古来世上雄,宰木风雨寒。 鲁儒守一经,亦有涧谷盘。 何事穷愁极,江南庾子山。 |
| 晴芳掩映宋窗曛,丑瓣攒鳞斗野云。 艳挺双头谁立异,名侪五德自为群。 丹裳浥露承秋重,赤帻临风唱晓分。 函谷关前如有此,不鸣惟恐误田文。 |
| 熟读执事文,恍如入宝山。 瑰异千万种,一一无可删。 瑶草既俯拾,珠树亦仰攀。 美玉不知数,照映穹壤间。 大者中圭瓒,小者堪佩环。 居然郊庙器,胡为委荆菅。 嗟余颇识宝,对之清涕潸。 携寘蔀屋内,虹气惊市阛。 常恐阳虎辈,窃去亡繇还。 何当变姓名,袖出函谷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