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蒨云岚远意苍,宝伽犹带海波光。 须知应感神通力,举步相随遍十方。 |
若恁麽,也难得,清光浩荡无瑕隙。 人言千里本同风,我道十方浑一色。 浑一色,须转侧。 才转侧,透关隔。 透关隔,酬尔平生今脱白。 侬家龟鹤自成仙,昨夜龙门无宿客。 |
碧涧之松,烟巢之鹤。 野性闲闲,癯身卓卓。 江含月而练长,水连天而秋阔。 一点分明兮十方虚豁。 |
鼻似截筒长,目如点漆光。 据床握拄杖,河汉夜来霜。 云山苍苍,水天茫茫。 烁迦罗,眼三角,舜若多,身十方。 |
岩壑之骨窪而隆,烟霞之气温而融。 其默而通,其应而冲。 流云出谷,霁月行空。 十方三世兮,南北西东。 |
拙口默默,閒身寥寥。 去住妙提其印,死生谁与同条。 捋须黄檗,夺杖芭蕉。 十方三世兮,一句全超。 |
大智洞明,十方虚彻。 玄枢妙转,千圣迷踪。 直饶透箐眼明,截流机峻。 须知更有向上一路在,这里见得彻去,方知东山五祖老冻脓。 |
一物长灵,十方普应。 骑声跨色,超眺越听。 浩浩也能纵能横,如如也能动能静。 参饱丛林个样人,取饭不问谁家甑。 佛云常乞是清规,一切食中斯正命。 |
圣贤皆一道,十方常浩浩。 当体即如来,何须苦修造。 |
木石形骸,冰雪肝胆。 一点妙难名,十方机未感。 寒林摇落兮谁捋老虎之须,沧海潮乾兮谁探老骊之颔。 |
渊默元成,至虚不盈。 体天地之含光,十方昭彻。 用阴阳之变态,万像崝嵘。 百战瘢知风雨信,垂头兀兀老升平。 |
机锋不敏,神观不清。 一点寒灰后,三乘热椀鸣。 历代祖咽喉把定,十方心手段放行。 春风剪剪兮,物像英英。 |
天与之形,月皎河横。 地与之仪,山高水低。 华灯连有据,桃李默成蹊。 十方三世混不得,万像森罗类莫齐。 |
是真是假,谁和描画。 似我似谁,莫入思惟。 地方成矩,天圆自规。 三界更无些法剩,一身还与十方宜。 |
学绝与邻,名生实宾。 少年行脚事,老倒住山人。 拄杖虽无二升米,虚空自有十方身。 一机历历兮,三昧尘尘。 |
破砚尘封懒赋诗,晚年才思觉衰迟,耽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 风月满怀诗可写,地霜侵鬓镜先知。 太公八十方荣遇,把钓溪边更待时。 |
曲不坐床,乌藤倚旁。 孤禅一句,三世十方。 青灯含华夜耿耿。 白鸟欲没天苍苍。 却来有应,出碍无当。 |
去就清贫,担何苦辛。 兀默三椽老,平生五合陈。 出家意谓了身,住院还相累人。 野水连天半夜月,丛林和气十方春。 |
寒坐无言,孤藤在拳。 片心群像外,一句万机前。 身闲眼活,盘滑珠旋。 虚空故无壁落碍,解了十方三世缘。 |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 分明一道恩光,照彻十方三世。 全彰诸祖玄关,漏泄衲僧巴鼻。 灵云刚道无疑,弥勒徒夸授记。 争如李四张三,相贺街头巷尾。 不是海印发光,亦非楞严三昧。 林下高人,休要瞌睡。 令余暗里笑舒眉,直是清风动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