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前马厩普光殿,门外牛栏正觉场。 五十三人同日葬,善财走得脚生疮。 |
|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 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 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 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
| 檐外苍榕六月秋,小年来此爱深幽。 坏墙萤出如渔火,古壁蜂穿似射侯。 涉世昏昏忘旧话,入山历历记前游。 故人埋玉僧归塔,独听疏钟起暮愁。 |
| 曾向丛林寄幅巾,十年尘涴卧云身。 侍琴童子长于竹,去礼山僧作主人。 |
| 六街晴色动秋光,雨霁凭高只易伤。 一曲晚烟浮渭水,半桥斜日照咸阳。 休将世路悲尘事,莫指云山认故乡。 回首汉宫楼阁暮,数声钟鼓自微茫。 |
| 六街晴色动秋光,雨霁凭高只易伤。 一曲晚烟浮渭水,半桥斜日照咸阳。 休将世路悲尘事,莫指云山认故乡。 回首汉宫楼阁暮,数声钟鼓自微茫。 |
| 蚁子寻香满地旋,岂知锅斧久无膻。 赠渠一滴华严水,好去生他忉利天。 |
| 老僧方丈倚云岩,窘束公私百不堪。 虽有此泉无此耳,留君旬日驻征骖。 |
| 众峰攒壁立,中有路一线。 攀援白云梯,食顷已天半。 我本紫芝曲,误落青刍栈。 向来脱新羁,恍已还旧观。 花烟辞少城,暑雪对大面。 来从太白西,更走三峨偏。 风生两腋轻,泉吼四山眩。 今晨第一程,莫叹舆仆倦。 |
| 堂闭厨荒藓壁颓,重寻陈迹故堪哀。 残僧远避游山屐,饥雀空窥施食台。 鬓换绝无黑丝出,樽空不见白衣来。 千林摇落秋容老,未有黄花一朵开。 |
| 古塔东偏景最奇,年深何处认苔基。 碧纱笼毁雷轰壁,黄缬林疏叶脱枝。 鹘没暮云天杳杳,鹤归旧里冢累累。 山泪与龙落山帽,雨洗风吹在者谁。 |
| 毗卢大经卷,尘识久埋藏。 上人笔端力,掇出放毫光。 笑他自城游历,自倒自起自忙。 江天月晓,梦破斜阳。 一印印定,无法商量。 |
| 三面楼台百丈峰,西岩高枕树重重。 晴攀翠竹题诗滑,秋摘黄花酿酒浓。 山殿日斜喧鸟雀,石潭波动戏鱼龙。 今来故国遥相忆,月照千山半夜钟。 |
| 同游云外寺,渡水入禅关。 立扫窗前石,坐看池上山。 有僧飞锡到,留客话松间。 不是缘名利,好来长伴闲。 |
| 浅水荷花开傍桥,晚钟楼殿碧山椒。 林松绕路行不彻,野鸟避人飞更遥。 喜有高情共捕壑,应须长啸混渔樵。 老僧好事能延客,未觉山房苦寂寥。 |
| 清隐孤标久死心,稽山遽欲扣高深。 休将下渚如华藏,须听潮音作梵音。 |
| 总别同异,成坏行布。 圆融无碍,尘入众刹。 非宽刹入,众尘非隘。 居士笔端,宣畅果海。 因原自在,我今说偈。 赞扬同证,一真法界。 |
| 重阴雪意正商量,岂似师心径绝江。 识破须弥山句否,任交幡影上云窗。 |
| 寺南几十峰,峰翠晴可掬。 朝从老僧饭,昨日崖口宿。 锡杖倚枯松,绳床映深竹。 东谿草堂路,来往行自熟。 生事在云山,谁能复羁束。 |
| 家有青山近玉京,风流柱史早知名。 园林手植自含绿,霄汉眼看当去程。 处处白云迷驻马,家家红树近流莺。 相逢一宿最高寺,夜夜翠微泉落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