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海扁舟客,云山一衲僧。 相逢两无语,若个是南能。 |
| 十里城中一院僧,各持巾钵事南能。 还应笑我功名客,未解嫌官学大乘。 |
| 巘路蹑云上,来参出世僧。 松高半岩雪,竹覆一溪冰。 不说有为法,非传无尽灯。 了然方寸内,应只见南能。 |
| 寄宿深山寺,惟逢老病僧。 风吹几世树,云暗暮秋灯。 瞑目忘尘虑,谈空入上乘。 明晨返名路,何计恋南能。 |
| 寻师来静境,神骨觉清凉。 一饷逢秋雨,相留坐竹堂。 石渠堆败叶,莎砌咽寒螀。 话到南能旨,怡然万虑忘。 |
|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乾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至今。 |
| 老住西峰第几层,为师回首忆南能。 有缘有相应非佛,无我无人始是僧。 烂椹作袍名复利,铄金为讲爱兼憎。 何如一衲尘埃外,日日香烟夜夜灯。 |
| 何处销愁宿,携囊就远僧。 中宵吟有雪,空屋语无灯。 静境唯闻铎,寒床但枕肱。 还因爱闲客,始得见南能。 |
| 像教得重兴,因师说大乘。 从来悟明主,今去证高僧。 蜀国烟霞异,灵山水月澄。 乡闾诸善友,喜似见南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