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来双溪上,正值黄花秋。 方为逆旅计,未办佳宾留。 绝怜北邻阮,不厌东家丘。 诗盟今几人,肯著老子不。 |
| 世事每多违,苦心终眷眷。 功名等抟水,岁月如奔电。 古人意何许,厚禄良难恋。 冥鸿已高翔,归翼方知倦。 |
| 雋誉早知畏,佳篇今见蒙。 幺响去寂,正声日隆隆。 爱君甘苦外,与我嗜好同。 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 |
| 陡觉湘裙剩带围,情怀常是被春欺。 半檐落日飞花后,一阵轻寒微雨时。 幽谷想应莺出晚,旧巢却怪燕归迟。 间关几许伤情处,悒悒柔情不自持。 |
| 薄云笼日弄轻阴,试与诗工略话春。 蠢蠢杨柳初学线,茸茸碧草渐成茵。 园林深寂撩幽恨,山水昏明恼暗颦。 芳意被他寒约住,天应知有惜花人。 |
| 栗林霜下熟,归摘御穷冬。 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 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 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 |
| 初逢洛阳陌,再见南徐州。 所历几何时,倏去二十秋。 今复振霜屦,还山远莫留。 我咏阮公诗,物靡必沈浮。 谁云西海鱼,夜飞东海头。 世人嗟识昧,岂是滞林丘。 |
| 乐天古律三千首,下笔当年不自休。 平水儿童犹诵习,鸡林贾客亦争求。 |
| 诸公争谈诗,健舌秋河倾。 袖手但兀坐,欲语不敢声。 独喜圆颅师,嗜好与我并,相见不言他,古律同细评。 爱惜丈八矛,徐攻刘长城。 向人勿浪出,三年戎飞鸣。 |
| 泛爱亲疏平等,任吟古律不拘。 武公耄犹戏谑,白公老尚嗫嚅。 |
| 许氏世工诗,浑棠格力微。 独能兼古律,无不是珠玑。 捧卷光蓬室,停车照竹扉。 阳春复高调,自昔和人稀。 |
| ... 家本住孤山,和靖与卜邻。 吾闻诗之天,不在巧与新。 纖浓寄淡泊,清峭寓简淳。 古律尤崛奇,可与子建亲。 此诗实兼之,体具众美纯。 载哦长短篇,音节中韶钧。 少游词如诗,二者皆逼真。 |
| ... 复闻传呼公又至,黄金络马声珑珑。 紫袍宝带照屋屋,饮水啜茗当清风。 邀以新诗出古律,霜髯屡颔摇寒松。 因嗟近代贵莫比,官为司空仍待中。 今成冢丘已寂寞,文字岂得留无穷。 以此易彼可勿媿,浮荣有若送雨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