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宋朝「只要」的诗词
  • 1
    [宋]

    《送佛照光老赴径山》

    大觉住育王,拗折拄杖强到底。
    佛照住育王,挑得钵囊随诏起。
    从来宗门话,只要句不死。
    说同说异庵外人,若是吾宗宁有此?
    日日风雨今日晴,万里春光入帝城。
    传宣江上走中使,开堂座下罗公卿。
    御香霭霭云共布,法音浩浩潮收声。
    报恩一句作麽道?
    常遣山林见太平。
  • 2
    [宋]

    《梧桐树 呜鹤余音卷七,以上八首,呜鹤余音》

    五更里,朦胧定。
    心养浩月一轮镜。
    照破贪嗔病。
    这回须要鬼神惊。
    只要真清为真静。
    功满朝上圣。
  • 3
    [宋]

    《赠赵子野歌》

    ...王台畔杨柳黄,吴姬对坐调丝簧。
    阿兄自对吴云坐,呼弟不来应断肠。
    书来不应寄他物,只要秋林一双笛。
    当使蛮奴月下吹,此时此夜须相忆。
  • 4
    [宋]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药畦》

    雨余想见药苗肥,薯蓣堪羹杞可齑。
    老贼何须投益智,先生只要买当归。
  • 5
    [宋]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老去将携只要轻,况临炎暑绕风清。
    儿童爱把承帘溜,未识山家质素情。
  • 6
    [宋]

    《纸被行》

    ...雪催寒去,春回人向花前醉。
    女郎雾縠试轻衫,至此失时因坐废。
    绿槐影底夏日长,人间只要一味凉。
    青奴元自不妩媚,居然负恃能专房
  • 7
    [宋]

    《次公采赠太希先密云团韵》

    太兄远从方广来,紧打脚绷帩草鞋。
    堂头老人未相见,道眼心知如觌面。
    山间五百大弟子,仆射鲁公办能事。
    且烧汤鼎试中{左氵右霝},凭仗阿先归举似。
    丛林梁栋权与洪,戏为韵语亦复工。
    曾参陶谢得一滴,漆盂蔬笋要洗涤。
    白发佳縗只要閒,梦想连床六尺单。
    岂徒衲帔痿羸坐,共守围炉黄独火。
  • 8
    [宋]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僧家起大屋,枉费他金谷。
    不是明眼人,真如大地狱。
    黄叶止孩啼,只要免啼哭。
    不犯一滴酒,不动一片肉。
  • 9
    [宋]

    《和赵郎中见戏二首(赵以徐妓不如东武诗中见》

    燕子人亡三百秋,卷帘那复似扬州。
    西行未必能胜此,空唱崔徽上白楼。
    我击藤床君唱歌,明年六十奈君何。
    醉颠只要装风景,莫向人前自洗磨。
    (赵每醉歌毕,辄曰明年六十矣。
  • 10
    [宋]

    《闻沈氏小亭欲往主人辞出先闻赵承相法游》

    篱横地狭曲相裁,倦扫残花长绿苔。
    连榭似闻兼静雅,闲情暂欲洗尘埃。
    料将春色供家用,那有芳尊为客开。
    怪见门前少车马,多因只要相公来。
  • 11
    [宋]

    《送胡从甫刘仲山入京》

    ...闱风动桂香秋,一驽那输双骅骝。
    我悲日色谩迷眼,君喜朱衣皆点头。
    青天一界蟾宫路,只要朋侪先着步。
    祝君猛去作为龙,行继延平跃云雾。
    君不见苏易山简,不事探花与榜眼,明番状元未为晚。
  • 12
    [宋]

    《闻里中蚕饥不肯食山桑成长句》

    ...沟壑。
    草根拔尽不能充,往往珍羞视藜藿。
    屈指于今能几时,日前仅饱非有余。
    问着只要青稈米,薄贱粟麦如沙泥。
    马鸣不应也时样,学尔愚氓恶情状。
    天公嗔尔警尔深,饱时忘却饥时心。
  • 13
    [宋]

    《师文莫君以仆治东园甚力官满且去为赋诗以道》

    小桃繁杏何须论,只要池边竹半林。
    不养凫鹥怜渌净,苦留风月伴清深。
    后人来荫十围木,故老看移一亩阴。
    分付庭梅管春色,长官情味此花心。
  • 14
    [宋]

    《蹋雪下云居山宿崇寿寄草堂》

    ...。
    跻攀脚未稳,失势落数尺。
    平生江海屐,常患天地窄。
    立处贵稳密,取道贵径直,只要缓步行,有在多用力。
    只以到为期,半途肯休息。
    须臾到山趾,坦途随意适。
    回看行咱处,倚天立青壁,极爱山上云,长年抱幽石。
    耐得许多清,一夜遥相忆。
相关诗人
相关字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