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兵俱落信州溪,为客岂知湖外期。 远役不应因米屈,秋风政尔怅鲈时。 故人已寄招魂作,吾子重歌隐士诗。 回首天寒又霜雪,可教猿鹤苦凄悲。 |
无情乌兔两相追,岁月蹉跎一箭飞。 解报劬劳能几日,可堪容易旷慈闱。 须知楚国千锺粟,不直莱庭一彩衣。 我念松楸心独苦,故知吾子不如归。 |
吾子廉吏孙,读书昧生理。 三十未成名,徒然还乡里。 外侮旋复来,内忧方未已。 忽然远行役,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弥弥。 行云有返期,游子靡所止。 揽涕下高堂,长途从此始。 |
...将毋观,法在恐深坐。 旧书不得读,掩帙充枕卧。 朋游久益落,蹭蹬自老大。 近乃得吾子,听语百忧破。 颜郎见清赏,今子倾一座。 新诗已出人,珠玉落欬唾。 诸生正业儒,风雅久不作。 子决有是哉,吾道便可贺。 |
古人有成言,岁暮于吾子。 斧挥郢人鼻,琴即锺期耳。 新诗凌建安,高论到正始。 徒言参隔辰,未负石投水。 |
吾子钓游处,一过一徘徊。 旧时酒壶茶碗,重洗古莓苔。 点检东头松菊,料理西头水竹,一一手亲裁。 别有古人意,石上五株梅。 马少游,陶元亮,大佳哉。 世间荣枯宠辱,我辈未须猜。 此是君家邱墓,此是君家第宅,缘底不归来。 我有一杯酒,准拟拂尘埃。 |
飞云半卷,乌纱一幅。 扇影寒生湘竹。 雪髯丹颊羽衣裳,真个是、神仙人物。 浊醪醉倒,清风睡足。 不识黄金满屋。 野夫倦眼少曾开,为吾子 |
...,排墨与杨。 斯文羽翼,吾道栋梁。 岂特诗书,独称其长。 诸儒之说,于孟何伤。 吾子命名,既择而详。 通而贯之,辉涵汪茫。 剖破藩篱,无门无旁。 默契韶护,能宫能商。 正蒙析 |
我诗纵疾无多工,君诗严甚仍匆匆。 君酬我唱辄愧我,野鹜欲睨天边鸿。 平生交游不乏此,快笔相追属吾子。 莫愁风雨留滞人,不尔归装孰慰贫。 |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 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 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 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
左手紫螯蟹,右手绿螺杯。 古今多少遗恨,俯仰已尘埃。 不共青山一笑,不与黄花一醉,怀抱向谁开。 举酒属吾子,此兴正崔嵬。 夜何其,秋老矣,盍归来。 试问先生归否,茅屋欲生苔。 穷则箪瓢陋巷,达则鼎彝清庙,吾意两悠哉。 寄语雪溪外,鸥鹭莫惊猜。 |
桐庐归旧庐,垂老复樵渔。 吾子虽言命,乡人懒读书。 烟舟撑晚浦,雨屐剪春蔬。 异代名方振,哀吟莫废初。 |
一入雁苍山,山苍雁落湾。 石螀鸣杼下,沙鸟宿窗间。 吾子动多悔,老夫今稍闲。 密云疏雨里,心事极相关。 |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 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 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 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 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 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 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 |
幽期不为春风殢,十里桃花千里泪。 无计饥寒欲卖天,有时肮脏能翻地。 交知半穷亦半老,呼鹰走马恨不蚤。 是处离魂殉绿波,十年姓氏萎青草。 越人病吟楚人泣,长歌歌罢谋长别。 才子心花笔下生,旅人愁蕊灯头结。 悲风噫云云化鬼,秬帘欲啮词人纸。 青眼高歌能送予,眼中临川与吾子。 |
自笑斟醽醁。 作皤然一老,逍遥东湖湖曲。 好事爆然来子舍,报道生孙新浴。 算天也、从人所欲。 万事足虽缘有子,见孙时、万事方为足。 诗礼脉,今有续。 吾家本是山阴族。 见生来、风神稍秀,足娱吾目。 吾子吾孙同此月,日月才争五六。 喜听得、欢声满目。 禺鲁聪明天所赋,只无灾无难为多福。 且愿汝,书劝读。 |
先朝六科亲策士,事业功名何壮伟。 元佑复科财数年,所得四三俄复止。 中兴思贤形梦想,屡诏自是朝廷美。 纨裤小儿坏人事,赐帛西归困嘲诋。 诸公相视叹才难,一士卧云谁挽起? 跨驴过我时共语,晁董千年元不死。 高谈亹亹有脉络,横得虚名吾可耻。 乌巾白紵塞路衢,砥柱颓波望吾子。 |
我家大江左,江水日夜江。 遥瞻发源处,乃在西南穷。 相望邈异境,正北一水通。 故令我与子,迹远心自同。 我生寡所谐,强颜红尘中。 倦飞矫归翮,饥吟咽寒蛩。 独欣得吾子,万虑一笑空。 时时出秀句,醒我如风松。 当知泽臞,不鄙犀角丰。 弹冠实伊始,此生各飞蓬。 卜邻应未必,即事聊从容。 |
我家大江左,江水日夜东。 遥瞻发何处,乃在西南穷。 相望邈异境,正北一水通。 故令我与子,迹远心自同。 我生寡所谐,强颜红尘中。 倦飞矫归翮,饥吟咽寒蛩。 独欣得吾子,万虑一笑空。 时时出秀句,醒我如风松。 当知山泽臞,不鄙犀角丰。 弹冠实伊始,此生各飞蓬。 卜邻固未必,即事聊从容。 |
苏陈甥舅真冰玉,正始风流起颓俗。 夫人高节称其家,凛凛寒松映修竹。 鸡鸣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如一晨。 岂惟家室宜寿母,实与朝廷生异人。 忘躯殉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不烦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 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 他年太史取家传,知有班昭续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