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 老去与人浑惜别,不知何处可忘情。 |
巫山巫峡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应笑尘埃马上郎。 |
炀帝龙舟向此行,三千宫女采桡轻。 渡河不似如今唱,为是杨家怨思声。 |
交友凋零似晓星,生涯依旧短长亭。 前身房琯仍名永,今代苏耽不姓丁。 儿女成行头自白,湖山相对眼终青。 还乡曲调如何唱,枯树无言最可听。 |
歌舞从来最得名,如今老寄洛阳城。 当时醉送龙骧曲,留与谁家唱月明。 |
翠辇重登勤政楼,红桃依旧唱凉州。 但知玉笛传佳曲,不记铃声动客愁。 |
词入秦楼唱至今,夜魂应共水仙吟。 坟前几树桃花月,照得风流不死心。 |
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 白雪无人唱,沧洲尽日闲。 鸟归残烧外,帆出断云间。 此地秋风起,应随计吏还。 |
清歌忆去年,共唱秦楼曲。 门外月横波,帐里人如玉。 秋风吹彩云,梦断惊难续。 别调不堪闻,红泪销残烛。 |
金马词臣赋上诗,梨园弟子唱新词。 君恩还似东风意,先入灵和蜀柳枝。 |
当初只欲转头衔,转得头衔转不堪。 何似仁王高阁上,倚栏闲唱望江南。 |
入苑绿泱泱,縠纹融暖光。 东风吹白浪,照见赤龙堂。 龙堂负贝阙,阴火春波热。 鲛人卖髯绡,夜夜唱明月。 |
省户沈沈奉秘斋,通宵箫唱九天来。 如愚默坐将何比,维斗虚名本不材。 |
巡堤听唱竹枝词,正是月高风静时。 独向东南人不会,弟兄俱在楚江湄。 |
诸公莫唱贞元曲,老子曾闻正始音。 寂寞吴王堤上路,白杨花落昼多阴。 |
阿姬不畏晚寒多,绿舫红衣柳下过。 满浦秋衣已零落,如何犹唱采莲歌。 |
鲁山眉宇人不见,只有歌辞来向东。 借问楼前踏于蒍,何如云卧唱松风。 |
沙头烟漠漠,来往厌喧卑。 野市分獐闹,官船过渡迟。 游人多问卜,伧叟尽携龟。 日暮江天静,无人唱楚辞。 |
事体一番新,才新又却陈。 新陈非利物,义理不由人。 岁月体惊晚,莺花续报春。 余樽幸无恙,宜唱鹧鸪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