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城蘸云根,聊可慰心迹。 长风万里来,如对骑鲸客。 监州好事者,树此楼与石。 隆鼻号金仙,更长漫嗟惜。 |
| 红芳紫陌。 韶华。 花弄色。 不比西风,吹落。 乾坤造化。 都缘一气潜相易。 观时感事成嗟惜。 惟有乔松,不改旧时碧。 |
| 英誉当年蔼上庠,谈经肯羡解颐匡。 才高不第空嗟惜,一命聊为末路光。 |
| 春秋得忠臣,炎绍犹有述。 至今十七篇,末学或不识。 乾淳有大儒,奏请非不力。 一时欠良遇,志士重嗟惜。 |
| 不惟婆嫂咸嗟惜,学语儿知此母贤。 味薄居常喜蔬食,心慈劝勿用蒲鞭。 若非腾上天宫里,必是迎归海岸边。 九十老农来祖奠,眼枯不觉亦潸然。 |
| 行到竹林头,探得梅花消息。 冷蕊疏英如许,更无人知得。 冰枯雪老岁年徂,俯仰自嗟惜。 醉卧梅花影里,有何人相识。 |
| 去年来甬东,旄倪喜劝色。 色今画船西,行路亦嗟惜。 去来本何心,民自作欣慼。 达人了世缘,八极付挥斥。 |
| 白发从夫志,青刍为客谋。 送车今几两,乐土有斯丘。 犹子声名甚,他时雨露秋。 摩挲看石刻,嗟惜到松楸。 |
| 槐底婆娑生意尽,柳边摇落长年悲。 殷东阳守徒嗟惜,桓大将军自涕洟。 不知庾叟江潭赋,何似延陵季子诗。 |
|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问予得之谁,诗老远且贫。 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 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 物贱以人贵,人贤弃而沦。 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懃。 |
| 宝鸭温香,诉丝诚寸意。 记当年事,闷本愁基。 人间天上,只争得那些儿。 吃禁持。 却念九霄风味。 清晨雁字。 一句句在天如在纸。 只得向风前,默默自嗟惜。 业债俱消,还未了、甚时已。 一日里。 滴了俺儿来泪。 |
| ...寂。 羡博望、两泛仙槎,与曼倩、三偷蟠实。 把丹鼎,暗融液。 乘云气,醉挥斥。 嗟惜。 但城南老树,人谁我识。 |
| 眼债未全无,惜春心尚有。 喜闻幽兰臭,寻过东出口。 披丛见孤芳,正似得佳友。 小锸破苍藓,护致归座右。 秀色带尘埃,清芳动窗牖。 爱媚固无厌,嗟惜亦云久。 今为花木者,贵重无与偶。 第能吐青红,贡献率奔走。 官舟塞古汴,往往载蒲柳。 尔何守幽林,国香空自负。 所幸无改芳,可使名不朽。 |
| 百雉城边,乱花深处,竹间一笑双清。 天公解事,为我弄阴晴。 雨过槐阴绿净,女墙外、杨柳丝轻。 堪嗟惜,诗尤酒殢,镜里失青春。 清和,如许在,莺莺燕燕,相与忘情。 谪仙风度,命代万人英。 游戏琴棋书画,人间世、别有方瀛。 酕醄後,玄裳效舞,所欠董双成。 |
| 夜来一过雨,万红不留迹。 草木是寻常,奈何春失色。 园林肯忍耻,人眼看不得。 向来倾艳时,天女几夺织。 今朝有差事,泥土蒙文饰。 素花最后出,到骨是一白。 东官赏其韵,居然班十客。 着处合摇台,残垣不三尺。 故家美风味,可怜六月息。 相逢各默然,笑口不得擘。 造化则剧耳,风檐重嗟惜。 |
| 霜水明秋,霞天送晚,画出江南江北。 满目山围故国,三阁余香,六朝陈迹。 有庭花遗谱,口哀音、令人嗟惜。 想当时、天子无愁,自古佳人难得。 惆怅龙沉宫井,石上啼痕,犹点胭脂红湿。 去去天荒地老,流水无情,落花狼籍。 恨青溪留在,渺重城、烟波空碧。 对西风、谁兴招魂,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