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宋朝「器」的诗词
  • 1
    [宋]

    《送王国归宣城》

    吾不送君以南浦伤离之曲,吾不送君以渭城惜别之觞。
    君今跨马行远陌,陌上槐花日已黄。
    槐花黄时举子忙,君心应逐白云翔。
    君来桃李春未晚,喜君幽韵如兰芳。
    东风披拂香满路,君不即人人岂忘。
    澄江静练楚天长,叠嶂高楼秋月凉。
    使君高会罗红妆,樽前醉客第王杨。
    明年上国富春光,风帘烟柳沙河塘。
    集英班退马足疾,都人争看绿衣郎。
  • 2
    [宋]

    《李编修之惠诗卷》

    尘埃仆仆日走趋,胸中倒悬一字无。
    迫人簿领推不去,眼明忽见千骊珠。
    矍然惊呼此诗欤,如醒乍解病获苏。
    归来明灯喜无寐,手不忍释自卷舒。
    语新格健意有余,风骨峭碣中含腴。
    猛如横阵舞刀槊,清若雅宴调笙竽。
    我穷已极君益迂,学此似费千金屠。
    前有太白后长吉,君家诗名宜复初。
    明明天子开石渠,叹我短后追长裾。
    时平合第从臣颂,请君...
  • 3
    [宋]

    《寄徐秀才斯远并呈庄贤良之》

    徐子作别十年余,无人可寄一纸书。
    闲门美睡畏剥啄,自怪一念常关渠。
    西风萧萧吹槁叶,秋光正满蜗牛庐,读书易倦出无友,抚几惝恍空愁予。
    蜀庄之孙住南郭,亦复迹远非情疏。
    何时同载过老子,共饭赤米羹青蔬?
  • 4
    [宋]

    《游尘外亭呈妙喜老师陈元郑叔茂沈季诚》

    我本山中人,推出尘寰里。
    鸟囚不忘飞,今日乃来此。
    长江流吾前,列岫环其趾。
    豁然万古心,揽之不盈袂。
    同来二三友,秀句粲玉齿。
    中有奇道人,机锋如建水。
    此境到吾徒,成一段奇事。
  • 5
    [宋]

    《石渠行送别福建参议李著作之》

    我来石渠五十六,双鬓如蓬腰未曲。
    岂为健笔有徐庾,自数来时六十五。
    谁解辛苦续子虚,长安有客四十余。
    已成老翁不肯去,青藜当户夜读书。
    东观丈人起遐想,无为岁月空踟蹰。
    去作诸侯老宾客,可无绿水兼红蕖。
    我家东下才百里,钓螺一曲清无滓。
    草堂为筑荔枝斜,濯锦江头有如是。
    子思子方道为尊,南国佳人如秋云。
    不知公侯有朱箔,要问...
  • 6
    [宋]

    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之可同参》

    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
    ?玉版、横枝,竹笋也。
    ?不怕石头路,来参玉版师。
    聊凭柏树子,与问箨龙儿。
    瓦砾犹能说,此君那不知。
  • 7
    [宋]

    《胡穆秀才遗古铜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

    只耳兽啮环,长唇鹅擘喙。
    三趾下锐春蒲短,两柱高张秋菌细。
    君看翻覆俯仰间,覆成三角翻两髻。
    古书虽满腹,(古有篆五字不可识)。
    苟有用我亦随世。
    嗟君一见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
    不如学鸱夷,尽日盛酒真良计。
  • 8
    [宋]

    《聚道斋》

    古人以道寓诸器,今人谓器与道异。
    不知器存道亦存,制器尚象皆其类。
    张公榜斋为聚首,古器用居三代宝。
    鼎彝雕镂出神怪,篆籀文章资探讨。
    虬螭怒目肆攫拿,犀兕顿足纷交加。
    云雷华蘤靡不有,巧妙肯使毫釐差。
    词严义密见款识,传之万祀期不坠。
    仲淹著书非著论,侍郎独识先公意。
    见说侍郎才更优,牙签插架如邺侯。
    从来器宝待人宝,此器...
  • 9
    [宋]

    《琵琶亭》

    听入衰弘泪两行,香山居士未心降。
    当年杜老吞声器,恨不相逢在曲江。
  • 10
    [宋]

    《游日山》

    云外朝阳照古台,千岩宿雾一时开。
    使君久负登临约,今日朱轓特地来。
  • 11
    [宋]

    《曲倚》

    器成因揉木,偃月势相侔。
    适用形虽巧,论材性本柔。
    倦凭观秘籙,趺坐接禅流。
    莫效愚溪戮,时多曲似钩。
  • 12
    [宋]

    《子石砚》

    石家有儿玉含晶,嘘为云气吸为晴。
    纯精与之相感并,孕育万状流千名。
    黄昏鬼器不忍听,且为白鹅了黄庭。
  • 13
    [宋]

    《琏监寺1》

    烹金炉里脱胚{左车右军},妙斲初无爷凿痕。
    汝质自成瑚琏器,我侬甘作破沙盆。
  • 14
    [宋]

    《哭有桥兄》

    前辈风流尽,乡枌孰表们。
    如公又凋谢,末俗恐浇漓。
    幼学皆真践,濒危属相思。
    端为吾道恸,不但器吾私。
  • 15
    [宋]

    《山中寄登封令》

    初离县日谋经宿,既到山中未忍回。
    公宇若无民事决,愿携茶器上山来。
  • 16
    [宋]

    《杂诗五首》

    定远未封侯,发愤投其笔。
    老儒七十馀,豪秃手不释。
    才器有长短,志器各自适。
    遥思玉关外,万里风沙隔。
  • 17
    [宋]

    《挽东莱先生》

    岐嶷称前辈,渊源便老成。
    及门多况说,在初已蒙亨。
    麟笔空遗恨,笺诗正用情。
    谁知两楹梦,湖海器书生。
  • 18
    [宋]

    《五君咏·阮咸》

    仲容青云器,实禀生民秀。
    达音何用深,识微在金奏。
    郭奕已心醉,山公非虚觏。
    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 19
    [宋]

    《送人》

    荆璞虽未琢,须成圭璧珍。
    峄桐虽未弦,须奏云和音。
    抱此材质良,识真岂无人。
    荐进忧禁严,持美以效君。
    永为廊庙器,陋彼瑚琏陈。
    胡然久贤劳,展骥沧海滨。
  • 20
    [宋]

    《斑竹管笔》

    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
    束毫何劲直,在橐许操持。
    欲写湘灵怨,堪传虞舜辞。
    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相关字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