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至三声鼓响,茶来半点经圆。 四众和云散去,只留明月阶前。 |
| 汲引凡躯驾海鳌,恢张奇壮自仟曹。 九龙献宅金园贵,四众添花宝范高。 身住四禅观梦境,眼收万象比秋毫。 经行会遇登临处,勉策筋骸莫欢劳。 |
| 中{氵灵}南畔大丛林,龙象初排四众钦。 一月遍收银色界,两山相击海潮音。 安心已竟元无法,举意全抛莫浪寻。 且使后来谁措手,乐天赢得掉头吟。 |
| 东林法道一门开,四众愚痴唤不回。 小径通泉留竹树,残碑经雨上莓苔。 偶逢俗士攒眉去,尚有诸天献食来。 要识弥陀元自性,儿孙何事慕莲胎! |
| 如是我闻,金仙出世。 一超直入如来地。 慈悲方便济群生,端严妙相谁能比。 四众归依,悉皆欢喜。 有情同赴龙华会。 无忧帐里结良缘,么诃修哩修修哩。 |
| 三世如来同一鬨,大雨料作補陀梦。 佛子无财可修供,尺纸寸毫俱妙用。 寳缨天冠儼四众,长年造极筆愈纵。 唯师鲁公为作颂,十方世界俱震动。 |
| 去年八月间,得旨与安闲。 摆动水云性,纵步到阳山。 元宅诸子弟,忻然力追攀。 庵居三个月,开怀宇宙宽。 忽接四明信,来书意盘桓。 天童虚法席,使君语犹端。 迢迢遣传偈公六十五首使,不问路行难。 山僧临晚景,不敢自相瞒。 搥鼓乐与行,四众亦欣欢。 先师未了底,应是起波澜。 一回饮水一回噎,临济德山俱汗颜。 |
| ...芳。 笼餐讵贵,钩饵难尝。 是以高巢林薮,深穴池塘。 我欲衒才鬻德,入市趋朝。 四众瞻仰,三槐附交。 标形引势,身达名超。 箱盈绮服,厨富甘肴。 讽扬弦管, |
| ...宝易得之,每善护持神通藏。 是故回施惠因老,原惟此衣覆法身。 天风海涛助潮音,普闻四众及一切。 常如此袍无断灭,惠因法施亦无穷。 楖栗横拈师子床,法法流通并东海。 |
| 独携瓶锡新安去,寒雨西风落叶频。 江水浅深清见底,山程高下险摧轮。 社中香火延开士,肘后方书济俗人。 乡树再寻南国路,禅房空锁帝城尘。 旧傳心印都忘念,自有衣珠岂患贫。 四众仰瞻谁见顶,千家应供定分身。 宰官多结空门友,外护须依守土臣。 想到临川逢内史。 翻经相对一嚬伸。 |
| ...,衲子沈世纷。 竞为住院计,匪利即趋名。 就常不待招,逐有栈豆恋。 实师住神居,四众所归向。 云何得归向,以师清修故。 虽为众归向,不作患失想。 翩然挈瓶锡,去若释峤云。 |
| ...大地菩萨僧。 我以诚信心,刻板并印造。 阿弥陀经卷,及以正信偈。 旋造各一万,施四众受持。 偈以发信心,经以资读诵。 若有每日中,至少诵三卷。 年诵千八十,十年万八百。 况复多诵者,及历多年数。 如是积功德,自然生佛前。 我此万卷经,随所流布处。 极少得一人,诵持生净土。 我愿承此力,决定生彼国。 况复于多人,人亡经复在。 |
| ...遗踪。 日浮鸡园赤烂烂,天入鹫岭青丛丛。 那知金臂是正倒,但觉已挫千魔锋。 龙天四众俨然侍,喜满尺宅俱成功。 向来八风几卷地,众宝行树无摧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