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个无禅底国师,才涉毫芒便取诛。 堪笑这僧垂手处,道无便见有偏枯。 |
| 国师塔样最尖新,觌面拈来不露文。 却被耽源添一线,至今描邈乱纷纷。 |
| 烹金之炉,铸人之模,净名一默。 国师三呼,你诸人又向甚麽处摸索。 |
| 一气潜回,百昌萌动。 君子道长兮露柱咨参,小人道消兮灯笼作舞。 义出丰年,道复太古。 国师欢喜问如何,冬至寒食一百五。 |
| 皎皎畴昔心,眷焉本根计。 一鸣惊万喑,独醒阅众醉。 勇指非种锄,有胆竟成事。 彼哉称国师,千载有余愧。 |
| 神奇臭腐变穷通,宇宙纷纭醉眼中。 邓禹第堪文学掾,刘歆早作国师公。 干戈世故千岐异,礼乐民彝万古同。 造化岂应全聩聩,秋来依旧有西风。 |
| 寸阴堪惜。 趁身强健去,结茅苍壁。 错料事,临老方知,国师与高僧,二途俱失。 识字吟诗,敌不得、死生何益。 看寒山着语,李杜也输,莫道元白,千年过如瞬息。 共飞鸿缥缈,沈没空碧。 问懒瓚、因甚遭逢,芋魁亦联翩,著名金石。 遗臭流芳,老子勿、许多心力。 旋消磨、数百瓮齑,掩关入寂。 |
| 胜地名蓝代有人,惟公传得国师真。 苍崖翠壁风流在,杰阁隆楼指顾新。 半死半生排俗世,一颦一笑是家珍。 欲知闻法诸天喜,庭下于今有瑞筠。 |
| 云无心而不羁,谷有应而相宜。 寂住通感,圆明了知。 性汪洋而海有受,气突兀而山不移。 百年身后所须物,问取南阳忠国师。 |
| 空花瞥过似浮荣,海水难湔是恶名。 功比禹轲真学者,罪浮桀纣亦书生。 国师族覆惭家训,太尉朝危悔宦情。 束起陈编呼伯雅,胸中磊磈暂浇平。 |
| 卷尽珠帘,楚天迥、阑干几曲。 最好是、瑶台归路,月翻银屋。 深院数枰风入座,高楼一喷云横玉。 看橘林、霜浅未全黄,犹悬绿。 悠然意,渊明菊。 真如指,国师竹。 者是非识破,都无荣辱。 不管浮生如蝶梦,从教万事添蛇足。 坐西昆、一笑八千秋,蟠桃熟。 |
| 佛子飞帆过海来,好携瓶锡上天台。 国师尚有灵踪在,宝塔巍然正面开。 |
| ...年已老,无孙继耕播。 耿耿常在念,不敢与人言。 此僧偶闻之,使之祷佛前。 且云韶国师,道场在玉泉。 凡人求男女,如观音应缘。 祖遂相约往,此僧遽欣然。 是夕僧坐逝,有偈人共传。 祖即焚香拜,前诺师岂负。 灵魄决不昧,请与师同去。 祖如师在日,拱手侍行步。 既至即影响,幡脚转不住。 已而得吉卜,有孙生岁暮。 |
| ...识濂溪周。 远取湖学意,粗迹穷雕锼。 边防与水利,讲诸萤案头。 是致青苗法,规摹国师刘。 汲汲淬事功,方寸俱缪悠。 尧舜不牧羊,羿射奡盪舟。 农圃有弗如,问陈有弗酬。 国定一正君,此道轲传丘。 茂叔二程张,獾朗疾如仇。 永乐西事败,谈兵兹可羞。 陵夷至宣靖,地下噬脐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