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身守忠恕,临事耻浮沉。 直道更三黜,平生惟一心。 家风来自远,国论老弥深。 令德真如玉,泥沙枉见侵。 |
| 用舍行藏事,如公世所难。 谁能奉香火,直作挂衣冠。 国论言犹在,宸毫墨未乾。 一生无限好,留与后人看。 |
| 忧辱都非言行招,孤忠自莫胜群嚣。 已甘逆旅长糊口,无复有言能副腰。 一士岂无关国论,九重亦合采民谣。 莫教流落江湖上,笑酌天浆独举瓢。 |
| 战和未定议纷纭,草茅有忠天莫闻。 公乎行矣陪国论,毋愧新亭千载人。 |
| 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 |
| 广室内嵌空,层峰外巍嵬。 仰视骇悬石,俯践愁滑苔。 古窦风肃肃,阴涧泉洄洄。 飞梁跨其间,上可陈尊罍。 爱凉复畏湿,当暑重裘来。 名岩者谁欤,兄固弟子开。 忆昔建中初,国论几一回。 惜也祖荆舒,卒为清议排。 至今出牧地,姓字留苍崖。 踌躇增叹慨,日入禽声哀。 |
| 君不见蜀师浑甫字伯浑,半生高卧蟆颐村,才不得施道则尊,死已骨朽名犹存。 文章落笔数千言,上友离骚下招魂。 望之眉宇何轩轩,高谈浩若洪河翻。 范尹敬如绮与园,方饰羔雁登衡门。 小人谤伤实不根,妄指拱璧求瑕痕。 穷通在公岂足论,浮云终散朝阳暾。 安得此老起九原,入赞国论苏黎元? |
| 月宿南斗穷何遣,爬沙脚手钝可咍。 一生冰清但糠粃,两鬓雪白独尘埃。 达人疑剑未免按,夷途荐毂谁当推。 公乎行矣断国论,能忘料理忍穷枚。 |
| 顷传汤序心倾挹,兹得姚钞手阖开。 朱子所疑非孔传,汉儒之罪甚秦灰。 时清纵未经筵召,岁晚宁无掌故来。 揽辔远臣惭力薄,不能为国论遗材。 |
| 曾春清言吐屑霏,岩廊又复仰几微。 正须国论筹前箸,毋使人间风亦稀。 |
| 安危魁柄倚谁操,敛笏千官拱赭袍。 能有本根持国论,岂须毫发间戎韬。 征求藉藉人多困,羁旅皇皇我亦劳。 栖宿与君何计得,半生飘荡似风毛。 |
| 土宇未复,繄公闢之。 士风未变,繄公革之。 军律未振,繄公鼓之。 国论未定,繄公断之。 |
| 晋公宾佐选,英毅冠朝端。 三日拂冠剑,一时增羽翰。 世家存器质,国论伫图难。 从此抛经卷,青毡拜近官。 |
| 我识通川守,人才世所稀。 金陵传正印,叶县悟圆机。 国论曾三接,边城且一麾。 从今雌甲子,洗眼看雄飞。 |
| 官仓出粟遍东西,多谢朱公念隐微。 但觉闾阎犹菜色,不知园囿已花飞。 当年国论无同异,此日民言有是非。 天上鸳鸿方刷羽,海边鸥鹭已忘机。 |
| 恭默谁聆金玉音,陶甄万物付无心。 君王好学真天意,忧国论思不厌深。 |
| 先生道心平如砥,秋毫忿欲何曾起。 漫将周易著床头,本不洗心那洗耳? 先生国论如砥平,三朝倚之作权衡。 泰阶两两元不动,自然万里无欃枪。 如今归来曲肱卧,世事无穷俱看破。 不栽桃李不鉏兰,山僧野叟时来过。 吾侪七十固已寿,更到期颐亦何有? 倘知生死本自平,拈放一边如把酒。 |
| ...异奏如{音巠}韺。 堂堂粹德容,度量何恢宏。 俾之典风宪,官邪当震惊。 俾之职献纳,国论当丕平。 俾之领枢柄,边疆当不兵。 俾之坐庙堂,帝业当盈成。 |
| ... 尔才绰绰有余力,岂容袖手窥其旁。 平生正坐严冷相,不解妩媚相颉颃。 前时固亦与国论,莫肯默默安周行。 老子九百何自苦,艰难险阻须甘尝。 玉溪饥民昔啸聚,至烦禁旅来张皇。 绣衣弹压甫三日,猩鬼屏迹消丛篁。 露布一语不自伐,犹有忘者羞回韁。 今年玉节莲峰下,约束海若无惊艎。 剽闻属郡微有警,往往盐子多陆梁。 此辈未易以柔服,必... |
| ...熊罴喜,仪庭鸑鷟鶱。 崧高真气宇,佛祖是心原。 标准仪中外,才猷剸剧烦。 枢庭陪国论,江介辅侯藩。 忠力宣僚寀,勋庸简帝阍。 皇华分使节,风采动輶轩。 煮摘三湘富,澄清九郡恩。 融融流叶气,蔼蔼载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