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来个事带譊讹,十卜千干不较多。 狭路相逢略抬手,看伊眼脑是如何。 | 
| 春芽北苑小方圭。 碾畔玉尘飞。 金箸春葱击拂,花瓷雪乳珍奇。 主人情重,留连佳客,不醉无归。 邀住清风两腋,重斟上马金卮。 | 
| 丛筿倚乔柯,秋阴雨尚多。 风霜莫摇落,留荫石边莎。 | 
| 几年参四教,孤影托三衣。 自识閒机了,谁甘苦行归。 秋藤溪水活,雨叶寺墙肥。 觉得真如处,空房不掩扉。 | 
| 书衔莫羡一条冰,美职高官不足称。 何事只存天爵贵,令名长与日俱升。 | 
| 天巧都存篆刻中,得君刀笔即荣通。 凤池谁信曾三人,关吏犹猜八十翁。 | 
| 犯寒过我喜仍惊,节物峥嵘更远程。 剧饮投车轻十日,细谈剪烛易三更。 故人高义千钧重,久客归心一认竹。 为语溪翁好相念,时将蓑笠晒春晴。 | 
| 平生自负气雄豪,落笔文词涌怒涛。 蚤岁贤关几雁塔,暮年花县未牛刀。 凛然风义谁能并,伟甚衣冠众所高。 我欲临风新执绋,忍於绘事看青袍。 | 
| 姑苏城下别兵前,水北云南自可怜。 一纸书来开不得,伤心犹恐说当年。 | 
| 西山鸾鹤少因缘,只向天平住一年。 无限别来惆怅事,紫藤花落寺门前。 | 
| 诚和尚昔挂孤帆,圭上人今架小庵。 老去身无安顿处,挑包便拟作禅参。 | 
| 墟里人家烟雾深,背冈茅屋自阴阴。 不愁逸竹妨嘉谷,自爱繁枝集众禽。 田父耰锄时得借,渔人舟楫莫相寻。 旧开鸡犬桃源里,仿佛溪边花树林。 ¤ | 
| 苍山遥遥几千里,绿树参差碧烟起。 双帆忽从江上归,影落斜阳湿秋水。 林阴苍莽鸟不飞,石径蹭蹬行人稀。 松根似可缚茅屋,沙尾亦足容渔矶。 我尝西游倚江阁,极目长空入寥廓。 好山不肯过江来,恨不乘风跨黄鹤。 吴君画手当代无,落笔何年成此图。 安能著我岩壑底,相觅老樵寻钓徒。 | 
| 东海到来日,西山始布金。 构云天路上,标月夜湖心。 问偈逢樵客,忘机狎野禽。 寥寥尘想绝,相对坐柽阴。 | 
| 幽人读书黄浦上,萧条茅屋倚溪傍。 霜沾木叶深深赤,潮杂溪流混混黄。 旁舍杯盘多芋栗,秋园门巷亦馨香。 为语当时仲长统,输君清旷自徜徉。 程孟阳曰:“金、元人亦多学杜,未有如此翁之自然者。 妙在旷达,较刘青田尚多着意。 ” | 
| 上人辞我去行脚,我亦早晚行脚去。 天涯海角或重逢,钵饭茎虀又相聚。 自笑年登六十七,眼昏耳聩脚无力。 触事无能保面墙,百千追悔有何益。 少壮学道宜加鞭,危亡不雇勇直前。 如一人与万人敌,破坚挫锐成万全。 放牛归马群务息,好是太平无事日。 塞北归鸿截雾飞,江南野水连天碧。 | 
| 别去名场叹滞留,肯来空谷话清幽。 知君有约趋金马,笑我无心对白鸥。 千顷量陂能却老,一编家学莫他求。 相将杖履题诗处,跨麂山头记旧游。 | 
| 万顷烟波百尺丝,禅家宗旨有谁知。 自嫌固陋如高叟,却为僧笺把钓诗。 | 
| 自昔吴僧标致清,经禅之外有诗名。 士衡止在东家住,恨不同听鹤唳声。 | 
| 幽斋谁与破穷愁,蜀锦当轩烂不收。 白帝属车千万乘,玉轮金毂照清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