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古垂名岂敢,三年费俸长闲。 有酒似陶元亮,无愁学庾子山。 |
| 兔径游观足,蜗庐卧起宽。 垂名千古易,无愧寸心难。 灯火娱清夜,风霜变早寒。 一经家世事,吾兴未应阑。 |
| 细月衔山似钩,先陈踪迹问瀛洲。 从来万劫垂名在,王母行天得自由。 |
| 又随桃李一时荣,不逐东风处处生。 疑日四方嫌不种,教於蜀地独垂名。 |
| 每病风骚路,荒凉人莫游。 惟君还似我,成癖未能休。 舍寐缘孤月,忘形为九秋。 垂名如不朽,那恨雪生头。 |
| 朋侪什九堕丘墟,自笑身如脱纲鱼。 委命已悲吾道丧,垂名真负此心初。 齿残仅可决濡肉,眼涩知难读细书。 家事岂容关老子,儿曹努力事耕鉏。 |
|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
| 岭云方笠覆,檐雨已盆倾。 山气昼侵幔,滩声夜入城。 子真空旧隐,褒姒谩垂名。 访古多磨灭,秋风山树赬。 |
| 静者宜膺寿,胡为忽梦楹。 伤嗟见行路,优典识皇情。 徒泣巴山路,终悲蜀道程。 弟兄仁达意,千古各垂名。 |
| 事死如生实至难,古来不独数丁兰。 遗骸已逐干戈尽,刻木难忘菽水欢。 天地一身难养育,子孙百口复团圆。 吾皇德泽将何报,忠孝垂名两不刊。 |
| 乐善哲士,伯于汧阳。 传道克正,垂名允臧。 执德以洪,用心必刚。 袤广业履,式赞素王。 |
| 自从西子入吴宫,幸有英娥可劝忠。 同姓最惭曹孟德,垂名只许叔先雄。 虚生浪死人何限,白日青天古一同。 看得冢头三寸草,也嫌桃李嫁东风。 |
| 射于生曾崖,不识寒涧阴。 池鱼贯安流,宁知江海深。 殷王相版筑,垂名耀来今。 后世重阀阅,田野多呻吟。 |
| 诗家初祖杜少陵,涪翁再续江西灯。 陈潘徐洪不可作,阃奥晚许东莱登。 遗书散落亦已久,是编颇得十作九。 景公千驷何足云,伯夷垂名端不朽。 |
| 三开文镜继芳声,暗暗云霄接去程。 会压洪波先得路,早升清禁共垂名。 莲峰对处朱轮贵,金榜传时玉韵成。 更许下才听白雪,一枝今过郄诜荣。 |
| 孝娥何意要垂名,重在天伦一命轻。 若订汉家彤史传,淳于公女尚偷生。 |
| 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饮寒泉逢牴触。 赤霄悬圃须往来,翠尾金花不辞辱。 江中淘河吓飞燕,衔泥却落羞华屋。 皇孙犹曾莲勺困,卫庄见贬伤其足。 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贵和书有篇。 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 |
| 与君诗兴素来狂,况入清秋夜景长。 溪阁共谁看好月,莎阶应独听寒螀。 卷中新句诚堪喜,身外浮名不足忙。 会约垂名继前哲,任他玄发尽如霜。 |
| 万死中原百战争,流芳遗臭各垂名。 思量陈寿已饶舌,又费先生一管城。 |
| 绝疑此老性坦率,无那评文兼世情。 若比乃翁增上慢,诸贤保得更垂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