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诲子如陶母,持身比伯姬。 携扶同出峡,侨寄未还枝。 阡有时而表,魂无所不之。 一端差慰意,徐字与杨碑。 |
| 予观柳少师,在唐以能书闻。 当时碑志或非其笔,则人以不孝议其子孙。 噫嘻,陈君之传,夫岂以其文。 如宝晋省,亦庶几乎其人矣。 |
| 白发从夫志,青刍为客谋。 送车今几两,乐土有斯丘。 犹子声名甚,他时雨露秋。 摩挲看石刻,嗟惜到松楸。 |
| 一读斯文泪泻襟,摩天直气万千寻。 知君不独悲忠义,又有兼忧天下心。 |
| 飘然才思是真仙,凤字仍留碧玉镌。 换得黄金满书箧,可能独具买山钱。 |
| 宝字奇文刻夜台,黄金论价未当才。 诸生可是无豪气,不就韩公乞取来。 |
| 巴蜀何多事,贤能见一时。 才为花县宰,早受菊坡知。 关外科民急,兴元易帅迟。 预曾陈利病,人不信著龟。 |
| 寄家苕霅上,万里故乡愁。 未入金门奏,还为玉局游。 孤忠徒耿耿,一病竟休休。 为国惜人物,凄然老泪流。 |
| 虏横干戈密,官清财赋强。 饥年无饿莩,乱后有金汤。 五郡树佳政,诸公交荐章。 忠言动天听,惜去把麾忙。 |
| 瑰文宝翰勒坚珉,薤露诸篇序更新。 凤阁鸾台三学士,羊裘鱼钓一诗人。 登金竞奋凌云笔,埋玉如瞻垫雨巾。 逢掖的过二千石,九原不死气如神。 |
| 文星金石笔,许尔有新铭。 宽作春风约,归看宰树青。 房留僧闭月,舟渡雁移汀。 凭寄梅花酹,先贤必典型。 |
| 鸿蒙肇开辟,变嬗几成毁。 寥寥断竹歌,瓦堲溯姚姒。 周坟典以族,讵认青乌子。 公琴记咎繇,邢山称东里。 葛淯失之矫,璠玙过于侈。 焉知宫夹墓,莫识龟言水。 铜槃字十六,铭自此于始。 延陵有孔篆,乌宁半辞止。 汉砖犹简朴,石章寝华靡。 无愧惟有道,媚俗多虚美。 七松谈士良,何以懲不轨。 载笔鲜南董,袭浮谬臧否。 岂悟冢中人,... |
| 叶君只字双南金,予子拳石藏幽深。 百名以上辞不淫,我岂识子犹渐襟。 黄山之阿墓林林,断碑日烁秋雨霖。 彼岂孙子力不任,人莫过问嘷孤禽。 子以穷饿死苦吟,束棺逆旅无衣衾。 末乃得此世所钦,子视昔者孰与今。 区间寿短升与沉,长留天地谁无心。 於中诗人最岖嵚,竟亦朽腐如书蟫。 何独遗子天球琳,上与郊岛名相寻。 虽无荐藉鬼已歆,况立... |
| 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 况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 妻孥厌寒饿,邻里笑迂拙。 悲歌行拾穗,幽愤卧啮雪。 千岁埋松根,阴风荡空穴。 肝心独不化,凝结变金铁,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 匣藏武库中,出参髦头列。 三尺粲星辰,万里静妖孽。 君看此神奇,丑虏何足灭! |
| 弃被抛裘入老林,一冠一锯一提琴。 满怀流水高山意,一片苍松翠柏心。 冬至袄冠争蝶舞,夜深弓锯共龙呤。 明朝风卷人琴去,墓志滇南董汉芩。 |
| 有客忽叩门,来送润笔需。 乞我作墓志,要我工为谀。 言政必龚黄,言学必程朱。 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需。 补缀成一篇,居然君子徒。 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 其文倘传后,谁复知贤愚? 或且引为据,竟入史册摹。 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属诬。 |
| 人生天地间,一死非细事。 识破此条贯,八九分地位。 赵岐图寿藏,杜牧拟墓志。 祭文潜自撰,荷锸伶常醉。 此等蜕浮生,见解已不易。 齐物逍遥游,大抵蒙庄意,圣门有大法,学者必孔自。 知生未了了,未到知死地。 原始则返终,终始本一致。 后来得西铭,精蕴发洙泗。 吾体天地塞,吾气天地帅。 一节非践形,终身莫继志。 舜功禹顾养,参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