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灯彩胜两逢迎,美景良辰未易并。 花信风初回肃杀,柳梢月岂异承平。 神鳌观阙山何在,旅雁汀洲水复生。 可待紫姑问休咎,买牛西崦课儿耕。 | 
| 十月红霜又更清。 黄婆得半入深溟。 乾尽水银唯我健,复生神气更谁听。 有纬须知先有经。 织成纨绮便堪行。 离火便生红芍药,坎泉倾下雨霖 | 
| 虎岩老虎太威狞,平地拿人死复生。 背却西风行一转,髭须倒捋两三茎。 | 
| 山石古来色,河流无尽声。 行舟自往返,群木几枯荣。 狂象调难伏,空华灭复生。 我来何所得,聊此濯尘缨。 | 
| 寂寂凝神太极初,无心应物等空虚。 性修自性非求得,欲识真人只是渠。 学道全真在此生,何须待死更求生。 今生不了无生理,纵复生知那处生。 | 
| 郁郁葱葱瑞气新,中兴周室复生申。 半千休运逢良月,十二祥蓂表庆辰。 自有元勋书史册,漫留遗爱及邦人。 愿同四海跻仁寿,剩赏蟠桃几万春。 | 
| 一病七十日,共疑无复生。 堤全河渐复,师济寇将平。 缥缈香云散,飕飀药鼎鸣。 庭前有残菊,自笑尚关情。 | 
| 伯夷不食周武粟,程婴可托赵氏孤。 死者复生欲无愧,受遗归妹况在予。 经营百事失本意,跬步寻常畏简书。 人闲若有不税地,判尽筋力终年锄。 | 
| 清汴河边五君子,身遏横流同日死。 火炎曾是及池鱼,世变安能顾妻子。 百尺高城不足凭,日月所照惟孤诚。 当其杀身际,肯念身后名。 呜呼,伯夷既死孔子不复生,身后是非谁与评。 | 
| 昂昂青田姿,杳杳在轻素。 一身万里意,双目九霄顾。 钐钐羽翮利,竦竦骨节露。 君初本谁学,我恐必神悟。 得于想像外,看在绝笔处。 稷筌如复生,相与较独步。 | 
| 天宝太白殁,六义已消歇。 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 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 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谁作采诗官,忍之不挥发。 | 
| 国命在乎民,民命在乎食。 圣人虽复生,斯言固不易。 虚惠岂足尚,教人以姑息。 虚名岂足高,教人以缘饰。 | 
| 有酒既已饮,兹愁仍复生。 何如长戚戚,忧患有相并。 日月迭更代,何能久安荣。 唯当委薄质,允矣将微诚。 君心苟有察,婉娈余芳馨。 谁谓在咫尺,邈若万里程。 明明亮自适,靡靡讵遑宁。 ¤ | 
| 海宇,称庆。 复生元圣。 风入南薰。 拜恩遥阙,衣上晓色犹春。 望尧云。 游钧广乐人疑梦。 仙声共。 日转旗光动。 无疆帝算,何独待祝华封。 与天同。 | 
| 渺渺无风浪自平,顺流乘晓放舟行。 汀苹不与春同老,池草能随梦复生。 山色向人元不改,年华转景未须惊。 故人相会无多日,有酒何妨为我倾。 | 
| 天高爽气晶,驰景忽西倾。 山列千重静,河流一带明。 想同金镜澈,宁让玉壶清。 纤翳无由出,浮埃不复生。 荣纡分汉苑,表里见秦城。 逸兴终难系,抽毫仰此情。 | 
| 佛与众生共一家,一毫头上现河沙。 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罝。 混洗何年曾结子,虚空昨夜复生花。 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 | 
| 我欲哭穷途,所惧世俗惊,出门复入门,掩泪且吞声。 唐虞邈难继,周孔不复生,承学百世下,我辈责岂轻。 杨墨斥已殚,释老犹纵横,拔本塞其源,力尽志未平。 吾道如曒日,薄食终必明。 一木虽独立,可支大厦倾。 夷风方变夏,孰能作长城? 卓哉易箦公,垂死犹力行。 | 
| 十年世事渐多更,自叹而今岂复生。 未有佳儿书谩读,既无俗客酒频倾。 烟生远坞闻鸡唱,潮落平沙见蟹行。 秋后思归凡几度,夕阳江上望高城。 | 
| 哓哓六男子,弦诵各一经。 复生五丈夫,戢戢丁欲成。 归田了门户,与国充践更。 普儿初学语,玉骨开天庭。 淮老如鹤雏,破壳已长鸣。 举酒属千里,一欢愧凡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