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参宴客有遗址,栋宇半欹荆棘中。 一日青红丽云表,因知雅量自相同。 |
| 家令西京杰,文元圣世贤。 大参名更重,学士集争传。 此道长回首,惟公早比肩。 呜呼百年半,赍志遂沈泉。 |
| 嗟我与君为近亲,向来未识但有闻。 维夏临川省伯父,时君束书寄荒村。 岂知邂逅宜春郡,皎如玉树相辉映。 品题旧熟大参文,诸公所作皆传信。 探怀赠我一纸诗,功名慷慨真男儿。 我衰怕作此硬语,君言水涨方东之。 外家自有文章种,国朝名家居伯仲。 只今人物未厌多,属君勉矣加研磨。 |
| 大资孙子大参甥,磊隗胸中万卷横。 楼上已堆千古恨,晚潮更作断肠声。 |
|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余百篇。 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 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 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 诗书其髓易其精,左右逢原笔纵横。 公先闻道非后进,我后获仁岂先生。 知津问津盖有得,教玉琢玉其何名。 玉虽不以石作使,以磨易磋亦其理。 春秋以来有师承,博约之外无宗旨。 风行水上旧为文,雷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