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地二数至七,开天之天识量疾。 荡然独立放全身,莫问诸方悉不悉。 |
| 相君自是仙山侣,大笔如椽鄙燕许。 七篇方愧不成章,肆笔相酬语冞古。 |
| 曾春清言吐屑霏,岩廊又复仰几微。 正须国论筹前箸,毋使人间风亦稀。 |
| 南海英魂叫不醒,旧题重展墨香凝。 当时京洛花无主,犹有春风寄广陵。 |
| 滨死孤臣雪满颠,冰毡齿尽偶生全。 衣冠万里风尘老,名节千年日月悬。 清泪秋荒辽海鹤,古魂春冷蜀山鹃。 归来亲旧惊相问,禾黍离离夕照边。 |
| 溪声山色助清豪,小葺蘅茅望玉霄。 莲社粗能追惠远,虎头宁复愧班超。 有池清浅方储水,厥木扶疏岂待高。 甚辱品题嗟老矣,而今不梦紫宸朝。 |
| 问句石湖老,如将月指标。 枯中说滋润,高处戒虚憍。 颇许唐音近,宁论汉道遥。 正声今在耳,万乐听箫韶。 |
| 俚耳惊闻古曲弹,地行元不慕仙官。 方看凤穴将雏上,已悟羊肠涉世难。 蚁梦未酣谁唤醒,鱼游自乐与谁观。 不妨散策三岩路,听彻松风百滩。 |
| 雪柳梢头闹玉梅,万家灯火月楼台。 校雠幸不开天上,省得扶藜太乙来。 |
| 琴自无弦不用弹,岁寒姱节傲苍官。 青衫吏隐非吾愿,彩服儿啼畏色难。 三径归寻元约在,万缘回向自心观。 何时款竹云庄去,洗耳香山八节滩。 |
| 字入照陵不可摹,后来仅及晋之余。 识真盍向龟堂问,敢谓牵联亦得书。 |
| 萧然心迹喜双清,且得肩头担已轻。 老病正须安静处,林间风味慰平生。 |
| 小筑幽深无伴侣,默坐忘言时独许。 百年心事付闲云,一卷仙经还太古。 |
| 从心之岁自由身,恩许前期脱缙绅。 一褐林泉侣樵牧,熙熙端是太平人。 |
| 未遂归心如束湿,久客京尘堂汲汲。 碧云向晚爱归飞,空看五五与十十。 |
| 居当山麓入烟扉,乔木苍藤接翠微。 筑室暮年今尚少,得归真是眼中稀。 |
| 一二三四五六七,行年临之如电疾。 只将香火对清闲,古井无波应委悉。 |
| 一廛儿辈自锄开,绕屋稍稍并种梅。 摘叶寻枝看未足,横斜已觉报春来。 |
| 拍拍雁湖水,深深归雁亭。 雁归三四年,相伴湖水清。 燕私岂不乐,国尔终含情。 龙章倏夜下,惊赴鸥鹭汀。 鸿雁双翥翰,眷焉乃东征。 载辞龙鹄椒,复问莺花程。 輶轩鹜华毂,高盖罗翠旌。 康顿民无学,销暴不以兵。 尉蓝旧草木,再色新威明。 寄声受廛者,明府如父兄。 恢恢大仪中,扶立惟三纲。 国风怨以怒,王道荡无章。 栖栖鲁东家,秉... |
| 庵上木已拱,山前水可陂。 峥嵘晦翁字,突兀大参碑。 云叶孤飞白,乌群反哺慈。 伤心前辈尽,问道欲从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