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一节大江边,来往勤民亦有年。 未必米盐劳试守,更从根本得深研。 |
| 冬后五旬逢岁朔,腊前三白遍民田。 朝来淑气先时至,又见春秋大有年。 |
|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
| 三重茅喜无乾雨,一瓣香祈大有年。 却笑痴人即山铸,不如老子仰天田。 |
| 龙盘虎踞王金陵,杰出天人致太平。 千载精神真会聚,一朝文物益彰明。 扶持直使乾坤正,指顾能令海岱清。 二纪同,肥民。 农家鼓舞总安田,亿兆欣逢大有年。 道路渔樵争击壤,江乡薪米不论钱。 含淳咏德声盈耳,易俗移风事格天。 守郡深渐无报称,但陪民社感陶甄。 |
| 疠疾流时囊探丸,羸癃十九得安全。 再烦起死回生手,挽作山城大有年。 |
| 今岁韶光好,时逢大有年。 条风方被物,菖叶又催田。 |
| 政拙才疏只具员,也应和气到吴边。 乡来偶尔双岐麦,今复申之并蒂莲。 颇觉园丁惊创见,正须骚客赋新联。 天休要是传消息,得得装成大有年。 |
| 霜晖催晓五云鲜,万国欢呼共一天。 澹澹暖红旗转日,浮浮寒碧瓦收烟。 衔杯乐圣千秋节,击鼓迎冬大有年。 忽忆捧觞供玉座,不知身在雪山边。 |
| 同听精舍对床雨,忆著西湖一舸天。 何必钱神能使鬼,只须酒圣与逃禅。 作文自昔少称意,种学何时大有年。 冻饿一生只百岁,声名须在后来传。 |
| 昨者忧不足,今者厌有余。 垂垂匝晓夕,滟滟平浍渠。 苗事方用壮,过潦非所虞。 但虑盈与亏,理或相乘除。 它日傥望霓,神贶俱堕虚。 造物原有终,屯膏时其输。 自此大有年,大书不一书。 饱饭乐田社,一官徒区区。 |
|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罂粟汤。 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
| ...冈不周,非止千里封。 槁苗浡然兴,边畴遂芃芃。 焚香拜天赐,欢声遍群农。 当书大有年,赋食皆足供。 公私有余羡,露积如崇墉。 誓言为酒醴,报祀於秋冬。 降福宜孔皆,万国称时雍。 |
| 稻塍粟垅绿相连,野老欣逢大有年。 人意物情俱自适,溶溶佳气满江天。 |
| 噫呼嘻乐哉,咸淳三年之秋大有年。 近自浙可东西江与淮,远及七闽二广连四川。 黄云一望千万里,莫辨东西南北阡。 瓯窭污满沟塍,秧马折轴担頳肩。 天公更好事,十日不打雨。 三边不动尘,穑人更何虑。 自从田归官,百姓糟糠难。 况复年苦饥馑,草根木实为珍餐。 嵯峨殍骨横千里,待得今年能者几。 只道伸眉得一笑,酒肉淋漓浑舍喜。 谁知一... |
| 去冬雪意悭,稍稍腊三白。 飞霙才到地,转盼已消释。 缅怀大有年,兆见琼玉积。 今兹杳难期,春信亦已迫。 天公岂不仁,拙政难感格。 何时惬人意,四顾苦无策。 东林惠佳句,似庆平地尺。 见戏唯何甚,余方自刻责。 东林达余心,精祷凯有获。 沈水烟未收,冰花已如席。 皓皓埋群山,霏霏连数夕。 郊原迷畔岸,径畛失分画。 儿童见未曾,... |
|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
| 三朝遗老九门前,又见承平大有年。 文母忧勤初化俗,曾孙仁孝已通天。 史书元佑三千牍,乐奏坤成第一篇。 欲采蟠桃归献寿,蓬莱清浅半桑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