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巾不是不冠儒,曾被儒冠几误予。 铁砚不磨天地轴,毛锥难复帝王居。 当传卫霍无传秘,却著韩曹不著书。 堪笑苍生无眼力,不知豪杰在樵渔。 |
| 山凹春生,探梅只道今年早。 暗香迎晓。 人与花能好。 岁岁持杯,天地同难老。 须吟啸。 放开怀抱。 更约寻瑶草。 |
| 有酒何人可共斟,扁舟终日载孤吟。 山川似旧客怀老,天地何言春事深。 风入平湖寒衮衮,鸟啼芳树绿愔愔。 幅巾不受红尘触,每一郊行一赏心。 |
| 北师有严程,挽我投燕京。 挟此万卷书,明发万里行。 出门隔山岳,未知死与生。 三宫锦帆张,粉阵吹鸾笙。 遗氓拜路傍,号哭皆失声。 吴山何青青,吴水何泠泠。 山水岂有极,天地终无情。 回首叫重华,苍梧云正横。 |
| 马面驴腮无处雪,海竭山摧天地裂。 老古锥,太孤绝。 龟毛拂去眼中尘,兔角杖敲空裹月。 |
| 怀禄不知◇,人虽不吾责。 贫交重意气,握手犹感激。 煌煌腰间金,两鬓飒已白。 有生天地间,寿考非金石。 古人报一饭,君子不苟得。 忧来自悲歌,涕泪下沾臆。 |
| 阿翁阿囝自相随,赏遍江淮春盛时。 熊白同尝腊前酒,雌黄自改晓间诗。 醉来忽笑天地窄,老去那能儿女悲。 身後升沉各何有,到头谁黠复谁痴。 |
| 乌帽围宽带眼移,闭门惯忍日长饥。 文章虽媿声名误,志节宁随血气衰? 天地无私非困我,圣贤可学有余师。 短檠正叹经时别,凉入郊墟喜可知。 |
|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 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 |
| 年律将穷天地温,两州风气此横分。 已吟子美湖南句,更拟东坡岭外文。 隔水丛梅疑是雪,近人孤嶂欲生云。 不愁去路三千里,少住林间看夕曛。 |
| 微火如萤度篆盘,明窗坐败几蒲团。 群儿谁信老怀嬾,万事不禁醒眼看。 道在箪瓢端自足,心闲天地本来宽。 此生自断君知否? 不办归装也挂冠。 |
| 朔碛云深忆旧行,心惊汉月忽骞翔。 江南水阔无天地,漠北沙寒有雪霜。 远目送飞沉暮霭,西风吹影过斜阳。 衡南未到归何日,须信张罗近稻粱。 |
| 古人与今人,录仁一何异。 古人贵行道,今人贵有位。 古人贵及亲,今人贵悦意。 古人同白日,光明溢天地。 今人如履险,动足易颠坠。 古道如可行,斯言不遐弃。 |
| 黄龙此语盖天地,从来缜密不通风。 后昆随例承其响,总道猫儿解捉虫。 |
| 江湖垂老死,天地忽风尘。 岂不多华屋,何曾属主人。 此亭聊着眼,数口仅容身。 鸡犬桑麻里,侯王愧小民。 |
| 太华复何如,名山控西极。 忽从天地分,屹立三万尺。 天维西北倾,扶持藉为壁。 风雷出毫末,日月转两腋。 秦川散余秀,长空借残碧。 支离别周甸,指掌观禹绩。 因知方岳重,奚睹介丘忆。 苍旻仰犹高,厚载真有力。 |
| 千年古石号金鸡,化雨霏霏长羽仪。 不把稻粱为食啄,且将天地作笼栖。 祥云架上非孤立,入晓声中岂乱啼。 过客莫同凡鸟看,等閒飞到凤凰池。 |
| 片纸裁成数雨悭,王孙风致寄毫端。 只於天地交光里,认得前程万里宽。 |
| 天地中间本自宽,何须特地起无端。 更宜顿扫从前事,相与携筇一笑欢。 |
| 贬值大厦室庐窘,之子数椽天地宽。 醉里挥毫诗胆大,不悬金印老江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