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飒飒微雨收,翻翻橡叶鸣。 月沉乱峰西,寥落三四星。 前溪忽调琴,隔林寒琤琤。 闻弹正弄声,不敢枕上听。 回烛整头簪,漱泉立中庭。 定步屐齿深,貌禅目冥冥。 微风吹衣襟,亦认宫徵声。 学道三十年,未免忧死生。 闻弹一夜中,会尽天地情。 |
| 还还还后更远还,一个闲人天地间。 昨夜大虫遭虎咬,皮毛落尽体元斑。 |
| 眉山史应之,爱酒而滑稽。 对鄙不肖,醉眼一笑。 司马德操,万事但好。 东方戏嘲,惊动汉朝。 穷则德操,达则方朔。 天地一壼,不胶者卓。 应之老矣,似愚不愚。 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 |
| 海於天地间,万物无不容。 车螯亦其一,埋没沙水中。 独取常苦易,卫生乏明聪。 机缄谁使然,含蓄略相同。 坐欲肠胃得,要令汤火攻。 置之先生盘,噉客为一空。 蛮夏怪四坐,不论壳之功。 狼籍堆左右,弃置任儿童。 何当强收拾,持问大医工。 |
| 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 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 诗史善记意,诗书善状情。 状情与记意,二者皆能精。 状情不状物,记意不记事。 形容出造化,想像成天地。 体用自此分,鬼神无敢异。 诗者岂于此,史画而已矣。 |
| 一雨洗空旷,肃然天地秋。 阴阳有至信,残暑逝不留。 中夜事忽变,西风延蓐收。 云雷西北来,弥漫布九州。 万生息惔焚,我疾亦已瘳。 起哦不待晓,暗步禅堂幽。 落月倾屋西,候虫鸣不休。 坐令百感集,岁晏此淹留。 |
| 阴风号大泽,暮雨上高楼。 愁忆新丰酒,寒思季子裘。 登临天地迮,老病岁时遒。 安得急装去,北平防盛秋。 |
| 鬼书报秦亡,天地亦云闭。 赤龙吟大野,老母哭白帝。 苍苍无白日,项氏徒先济。 六合已姓刘,鸿门事难制。 坑降嬴政在,衣锦人望替。 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始矜山可拔,终叹骓不逝。 区区亚父心,未究天人际。 萧张马无汗,盛业垂千世。 |
| 天子欲宽南顾忧,绣衣曾是旧人求。 山川不改元负采,父老能言昔政猷。 襦裤疲民应枕奠,纪纲新度觉钱流。 年灵一种同天地,雨露何偏十四州。 |
| 古人存心屹底柱,卷舒晦明付时行。 蕞尔之身函天地,政可蠛蠓睨功名。 |
| 秋曙已生白,朝暾尚潜红。 是时天地气,正在贞元中。 千峰虽历历,众树犹蒙蒙。 群动又将作,平秩一日东。 洒然人欲尽,天理将昭融。 静窗自展玩,妙处谁能穷。 |
| 西瞻香炉气,北望钟山英。 宁如坐岩曲,飞玉光栏楹。 异哉天地秀,孕此冰雪精。 梅花立其旁,姑射凌寒清。 仙帔月耿耿,神佩风琤琤。 窗户六月泠,草木三冬荣。 锦水怀少陵,银河照长庚。 所嗜固不同,聊复娱吾生。 |
| 雨霰潇潇天地宽,相看岛瘦与郊寒。 埋腰立雪心良苦,拥鼻吟风事大难。 |
| 甲观光阴促,园陵天地长。 箫笳咽无韵,宾御哭相将。 盛烈传彝鼎,遗文被乐章。 君臣知己分,零泪乱无行。 |
| 大历开真主,群雄控六飞。 山河千载业,天地一戎衣。 复古边疆定,销兵圣母归。 依然兴礼乐,文武遍郊畿。 |
| 一篇为惠枉瑶封,疑是仙文自蕊宫。 始信夫君才力大,居然天地入形笼。 |
| 天地茫茫遂物情,雉子班兮在林坰,心怀耿介飞且鸣。 扇绮翼,振锦膺。 文章尽称丽,意气自多惊。 我宁带箭死榛莽,不肯为裘奉圣明。 韩信烹汉鼎,仲由醢卫庭。 智勇难并立,贤愚每相倾。 宜哉避世士,往从雉子逃其形。 |
| 荡桨溯流光,登楼望八荒。 江山出图画,天地入舟航。 夜静星文动,秋高月色凉。 题诗怀李白,搔首鬓沧浪。 |
| 火乘金伏势方骄,天地围炉万物焦。 那信炎蒸天六月,却闻优渥雨三朝。 顿添秋思生庭树,颇觉春痕涨市桥。 分我清风陪独夜,又愁明月渺难招。 |
| 少年了杜鹃,不领杜鹃意。 朝将书卷开,暮对春风醉。 啼急落花飞,不废书生睡。 年来闻杜鹃,万感集肠胃。 罪大畏斧钺,恩宽见天地。 桑榆寄晚日,骨髓琐深愧。 草舍灯火寒,瘴乡烟雨细。 休作断肠声,孤臣已无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