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与刘郎共起居,如何不肯受除书。 最怜人笑先生错,正好为官却钓鱼。 |
| 溅溅桐江濑,白石粲如语。 上有子陵台,下瞰富春渚。 高崖薄曾云,黄草没荒墅。 俛怀汉中兴,四海归寰宇。 征书诏遗逸,长揖觐当宁。 咄咄吾子陵,而竟不下汝。 握手道故交,言还谢明主。 星文丽中天,风节超下土。 悠然钓泽中,高风永终古。 |
| 何事苦萦回,离肠不自裁。 恨身随梦去,春态逐云来。 沈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 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
| 京尘无奈染征衣,况是南宫逐客归。 后夜子陵台下去,只应惭愧钓鱼机。 |
| 孤风独上子陵台,藻思天然顷刻开。 银烛不妨花下照,铁心肯向赋中回。 休怀濯锦梦水星,早应筑沙堤上来。 急裹紫霞望公至,也教凡卉识仙莱。 |
| 赤符新领旧乾坤,多谢君王问故人。 暂作客星侵帝座,终为渔父老江滨。 层台不啻几千仞,直钓何曾挂一鳞。 莫道羊裘欠图画,丹青难写子陵真。 |
| 钱塘江上撑空塔,塔外遥山翠作堆。 酒罢凭栏呼落日,水云深处子陵台。 |
| 未到子陵台,先见龙门石。 万物镇群峰,闯然耸双壁。 清泉界中道,亢若高门闢。 樵童走深径,鱼户掩沈碧。 白道钓鱼郎,不知有行客。 |
| 遐想高风殊未崖,舣舟夜访子陵台。 衔山西照情何限,逝水东流梦不回。 双桨未闻卿月过,一尊先为客星开。 东都人物俱煨炉,独有先生迹未灰。 |
| 重楼复屋枕层崖,想有残碑锁翠苔。 但见苍山如壁立,不知绿水自何来。 岩花满眼红而紫,谷鸟呼名去复回。 便欲买舟从此隐,岂惟一处子陵台。 |
| 子陵台下山层层,奇峰壮气横云生。 处士溪边水泚泚,碧波明月涵天清。 老松偃蹇傲世色,绿竹潇洒吟风声。 潮头百仞出海门,飘吴击越如毛轻。 飞来滩下不敢过,变作平浪归沧溟。 |
| 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子陵台。 鍊多不信黄金耗,吟苦须惊白发催。 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燕歌别后休惆怅,黍已成畦菊已开。 |
| 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子陵台。 炼多不信黄金耗,吟苦须惊白发催。 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燕歌别后休惆怅,黍已成畦菊已开。 |
| 高峰馀洞气,石窦通灵液。 发源已太孤,临崖千万尺。 井甃回飞湍,修绠收澄碧。 一饮清风生,肤寸寒云出。 出僧语似奇,老龙事无迹。 我来翠微巅,得此寒泉食。 东望子陵台,连峰对崷嵂。 下有十九泉,趾此相仲伯。 |
| 好风特地送帆开,刺破芦花雪几堆。 浪裹烟波渔唱歇,岸头更点雁声催。 船空载取月同云,蓬破偷将天入来。 拂早起看鸥睡醒,笑侬抹过子陵台。 |
| 人生千万事,都不似归来。 是泽鱼堪钓,何田稻不栽。 客行元亭邑,家寄子陵台。 缅想二贤迹,吾颜亦靦哉。 |
| 一年痴雨令人瘦,三日佳晴送子回。 何以赠之青玉案,我姑酌彼黄金罍。 寻春出郭非聊尔,下水行舟亦快哉。 小试平生钓鱼手,老夫合住子陵台。 |
| 又桨浮波日夜催,胥涛不到子陵台。 为怜摘菊空盈把,故遣鸱夷送酒来。 |
| 重雾疑朝雨,斜阳竟脕晴。 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 舟小宁嫌窄,途长已倦行。 子陵台下水,未酌竟先清。 |
| 一支清急万山来,穿竹喧飞破石苔。 梦在故乡临欲到,声闻孤枕却惊回。 多愁鬓发余甘老,有限年光尔莫催。 缘忆旧游相似处,月明山响子陵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