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壁上时牌催昼夜,案头朝报见存亡。 悬车又丧司空相,延阁新薨贾侍郎。 陶铸官资经化笔,品题名姓在文场。 繐帷一恸无由得,徒酒春风泪数行。 |
| 忆昔僦居明德坊,官资俱是校书郎。 青衫共直昭文馆,白首同登政事堂。 佐国庙谟君已展,避贤荣路我犹妨。 主恩至重何时报,老眼相看泪两行。 |
| 每有西归客,谁无满袖诗。 都忘将别意,竞媚向官资。 凭在屋头月,照君墙上旗。 不同山一定,更远更相随。 |
| 六品官资叵厌卑,高怀自不入时宜。 却寻清渭归垂钓,犹向钧天忆射麋。 长日只凭诗遣闷,暮年全藉酒扶衰。 早将鵩赋胸中了,贾谊何忧绛灌疑。 |
| 昔日儒衫今武车,重来耆老尚奔趋。 后人相继皆清德,小吏回看半白须。 条教谩为新楷法,官资犹作旧称呼。 里门不闭田畴辟,好买丹青别画图。 |
| 四和还如九酘醅,更醇更美未嫌来。 相逢莫作两般眼,一饮不辞三百杯。 嵇阮当时无俗虑,山王虽贵亦能陪。 如今世态尤堪薄,只把官资满眼堆。 |
| 月旦争推重,邦人得范模。 官资虽刺史,气味一寒儒。 简淡根真性,清廉律薄夫。 不知收卓行,曾入史编无。 |
| 待诏何年别玉堂,笔端浑欲继钟王。 官资未出风尘外,踪迹曾亲日月光。 扶老只今非远道,荐能从此有封章。 庐陵若要高文写,争得滁州在故乡。 |
| 前朝使节拥朱轩,乃是君家小状元。 不独官资如令祖,更将学术付贤孙。 上供旋捣新禾米,行部时惊旧水痕。 游遍天台便归好,乔松翠竹满青门。 |
| 科第官资异昔年,束书聊憩玉山前。 师生讲暇皋比地,兄弟吟高雁字天。 虚谷宗生双鬓秃,秋崖家学一灯传。 向来晦静相逢处,诸老犹应有断编。 |
| 心景两无著,情物岂能移。 超然远览失笑,名利苦纷驰。 一品官资荣显,百万金珠豪富,宽自喜家肥,会得个中理,川泳与云飞。 静中乐,闲中趣,自舒迟。 心如止水,无风无自更生漪。 已是都忘人我,一任吾身醒醉,有酒引连卮。 万法无差别,融解即同归。 |
| 君家本江湖,南行即邻里。 税茶虽冗繁,渐喜官资美。 嗟君本笃学,寤寐好文字。 往年在巴蜀,忆见《春秋》始。 名家乱如发,棼错费寻理。 今来未五岁,新《传》动盈几。 又言欲治《易》,杂说书万纸。 君心不可测,日夜涌如水。 何年重相逢,只益使余畏。 但恐茶事多,乱子《易》中意。 茶《易》两无妨,知君足才思。 |
| 岁稔民康绝讼论,政成公暇自由身。 朝看五马闲如社,夜拥双姬暖似春。 家计不忧凭冢子,官资无愧是朝臣。 岂同龌龊祁员外,至死悲凉一妇人。 |
| ...似蚕。 病起羊公方隐几,归来陶令只乘篮。 河堤古木欣欣暗,野水新秧拍拍渰。 已向官资随分足,莫将忠愤等闲谈。 况於世上诸般厌,不作人间一例贪。 陋巷自知当退缩,拥门谁解更趋参。 高低趣向难为合,冷暖情怀固饱谙。 勉意妻儿犹苟禄,强颜冠冕未抽簪。 唯公恩遇留连久,频对樽罍也负惭。 |
| 岁稔民康绝讼论,政成公暇自由身。 朝看五马闲如社,夜拥双姬暖似春。 家记不忧凭冢子,官资无愧是朝臣。 岂同龌龊祁员外,至死悲凉一妇人。 |
| ...赠我,镇纸恰称金犀牛。 翁今钜宋清庙器,咸钟韶磬铿鸣球。 所学况不负天子,报国岂暇官资谋。 子虚赋传赐科第,始计兵说裨宸旒 |
| 一尉三千五百里,昔人尝已叹沈英。 陆机文赋成童妙,梅福官资向老清。 尽说江山多胜事,且临风月慰高情。 它年见我长安道,货药无心更避名。 |
| ...,正去一半年。 三君异出处,相见有後先。 蒋最会遇早,罗倍晚於田。 仕宦比我迟,官资居我前。 此亦漫轻量,无限归荒埏。 所喜笑语同,各惊颜貌迁。 发有霜华侵,目有蜘蛛悬。 有酒易以醉,有奚徒用妍。 醒来念功名,病螾希蜿蜒。 安得有园庐,宽闲近林泉。 养鱼数千头,种薤三四廛。 余蔬皆称此,嘉果植亦然。 既无俗造请,穷冬事高眠... |